司马迁给后人的启示_历史学家_【文学360】

...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写的《太史公书》--后人称作《史记》一方面展示了他那时的一部辉煌的中国通史一方面凝聚了他对史学和历史的深刻的理解与认识。2000多年来赞叹它、研究它的人不绝于时证明它有巨大的魅力和不朽的地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88.html

司马迁对平均赢利率的观点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司马迁还认为“庶民农工商贾”有同样多的本钱都同样可以获得百分之二十的赢利。一个千户侯每年从一户征收二百钱一千户即可取得二十万钱。农工商贾如果有一百万钱的本钱就可以取得和千户侯相等的二十万钱的赢利。如果哪个行业得不到百分之二十的赢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87.html

司马迁出生地的争论_历史学家_【文学360】

...二姓均自认为是太史公后裔。他们自称原本为司马姓氏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为避祸改了姓氏:在司马的“司”字左边加一竖成为“同”字;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成为“冯”字并列陕西韩城芝川镇司马迁庙为佐证。 持山西河津县说者认为自古以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99.html

司马迁的经济学观点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司马迁重视经济问题在《史记》中有专门记载经济方面历史的《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他在记述史实的同时还对许多经济问题作了评论和分析形成比较系统的、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经济观点。 西汉初年面对凋敝的社会经济汉王朝以黄老的无为思想作指导...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81.html

司马迁对贫富差别成因的认识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司马迁对社会上存在贫富差别的原因也作了比前人更为深入的探讨。他不同意前人提出的勤俭是致富的根源的看法。他认为勤俭虽然是“治生之正道”但“富者必用奇胜”。他还认为要想致富必须“诚壹”即专心于他所从事的事业。他又认为富与贫是由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84.html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出自《汉文学史纲要》_【鲁迅全集】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1〕文莫若司马迁〔2〕而一则寥寂一则被刑。盖雄于文者常桀骜不欲迎雄主之意故遇合常不及凡文人。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既学慕蔺相如〔3〕...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14.html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三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79.html

司马迁的人性求富观点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司马迁认为对财富的追求是人的本性决定的“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追求物质享受追求财富的欲望是任何人都一样的。不仅农工商贾追求财利而且贤人、隐士、官吏、将士以及赌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83.html

司马迁的传说_历史学家_【文学360】

...现在中国陕西韩城芝川镇南塬头上有司马迁祠和墓。芝川镇西塬上徐村有司马故里、祖墓碑。韩城民间传说: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获罪后其族人多改姓避祸。或将“司”加一撇改姓“同”;或将“马”加两点改姓“冯”。所以现在芝川镇西塬上徐村同姓、冯姓的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96.html

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司马迁三十八岁时继父职为太史令。四十七岁时以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汉书·司马迁传》:谓“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事”。中书令职掌领导尚书出入奏事是宫廷中机要职务。《报任安书》是在他任中书令时写的。此篇...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691.html

共找到813,9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