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生平年表_历史学家_【文学360】

...●中元五年:出生 ●元朔三年:20岁,开始“南游江淮”漫长旅程。 ●元狩四年:27岁,结束为期七八年游历各地旅程,入朝担任郎中。 ●元鼎六年:35岁,身为郎中司马迁奉命安抚巴蜀。 ●元封二年:37岁,春天随武帝巡视缑氏、东莱。夏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98.html

司马迁经济学观点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司马迁重视经济问题,在《史记》中有专门记载经济方面历史《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他在记述史实同时,还对许多经济问题作了评论和分析,形成比较系统、有一定理论深度经济观点。 西汉初年,面对凋敝社会经济,汉王朝以黄老无为思想作指导,...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81.html

司马迁对贫富差别成因认识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司马迁对社会上存在贫富差别原因,也作了比前人更为深入探讨。他不同意前人提出勤俭是致富根源看法。他认为勤俭虽然是“治生之正道”,但“富者必用奇胜”。他还认为,要想致富,必须“诚壹”,即专心于他所从事事业。他又认为,富与贫是由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84.html

司马迁人性求富观点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司马迁认为对财富追求是人本性决定“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追求物质享受,追求财富欲望,是任何人都一样。不仅农工商贾追求财利,而且贤人、隐士、官吏、将士,以及赌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83.html

司马迁传说_历史学家_【文学360】

...现在,中国陕西韩城芝川镇南塬头上有司马迁祠和墓。芝川镇西塬上徐村有司马故里、祖墓碑。韩城民间传说: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获罪后,其族人多改姓避祸。或将“司”加一撇改姓“同”;或将“马”加两点改姓“冯”。所以,现在芝川镇西塬上徐村同姓、冯姓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96.html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三年。这是他用一生精力、艰苦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79.html

朱子和鲁迅对司马迁评价_历史学家_【文学360】

...朱子《语类》〈历代一〉讲:“司马迁才高,识亦高,但粗率。”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97.html

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解析

...太史公世谱家学之本末。从重黎氏到司马氏千余年家世,其父司马谈重老庄之学术思想,司马迁本人成长经历,继父志为太史公,及其著述《史记》之始末,无不具备于篇中。但作者娓娓道来,错落有致,累如贯珠。叙写司马迁千余年家世,不过数百字,而系次井然。耕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280.html

司马迁给后人启示_历史学家_【文学360】

...,我首先想到自然是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太史公书》--后人称作《史记》,一方面展示了他那时一部辉煌中国通史,一方面凝聚了他对史学和历史深刻理解与认识。2000多年来,赞叹它、研究它人不绝于时,证明它有巨大魅力和不朽地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88.html

司马迁对放任与干预看法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司司马迁马迁认为农、虞、工、商所组成整个社会经济,是合乎自然地在那里发展,并不需要行政命令约束。每个人都“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86.html

共找到846,9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