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兵教下第二十二、兵令上第二十三、兵令下第二十四。 《尉缭子》继承并发展了《孙子》、《吴子》等兵书的军事思想,且具有战国后期的时代特点。在战争观上,它反对用唯心主义的天命观指导战争,提出“天官时日,不若人事”的进步观点;认为战争有...
...名声和实际一致。 汉·陆粹《为曹公与孔融书》:“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 又如臣下有所建议,君主便叫他去做,看他能照所说的作到否。~的赏;否则罚。 ◎朱自清《经典常谈·...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身,信见信。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也。 战道:不违时,...
...凡战之道:位欲严,政欲栗,力欲窕,气欲闲,心欲一。 凡战之道:等道义,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察名实,立进俯,坐进跪,畏则密,危则坐。远者视之则不畏,迩者勿视则不散。位,下左右,下甲,坐,誓徐行之。位逮徒甲,筹以轻重,振马躁,徒甲畏亦密之...
...(象形。小篆字形。象大斧之形。本义:大斧。后作“钺”) 同本义 [big axe] 夏执玄戉。——《说文》引《司马法》 另见 yuè(钺)...
...凡战:定爵位,著功罪;收游士,申教诏;讯厥众,求厥技;方虑极物,辨嫌推疑;养力索巧,因心之动。 凡战:固众相利,治乱,进止,服正,成耻约法省罚;小罪乃杀,小罪胜,大罪因。 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是谓五虑。顺天,奉时;阜财,因敌;...
...1、三略 2、六韬 3、吴子 4、司马法 5、尉缭子 6、孙子兵法 7、三十六计 ...
...指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语出《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 若舍舟楫,即平原,~,则江淮之所短;弃车马...
...谓及时行赏。《司马法·天子之义》:“賞不踰時,欲民速得爲善之利也。罰不遷列,欲民速覩爲不善之害也。”亦作“ 賞不踰日 ”。《晋书·慕容垂载记》:“亂法者軍有常刑,奉命者賞不踰日。”《晋书·祖逖传》:“其有微功,賞不踰日。”...
...了古司马兵法,即所谓“自古王者皆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史记·太史公自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自己新的兵学体系,“号曰《司马穰苴兵法》”。这部兵法,代有传播,到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于当时的武学,成为将校必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