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同“词穷理尽”。 《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气虚,则易感触夫邪气,是以有数患痧症之人,或有十日半月一发,或有一月二月一发,常患痧痛,非刮则放,所以有痧不可刺,刺即多犯之说尔。不知痧之易感,必由于胃气本虚,遂乃数犯。予尝用“绝痧方”充其胃气,则痧自断,又用参、 大补之味以实之,痧未有...
...灌注,气血错乱,阴阳不升降,致有此病,复刺后穴:廉泉人中。』〔第六〕半身不遂,中风:绝骨昆仑合谷肩髃曲池手三里足三里。问曰:『此症针后再发,何也?』答曰:『针不知分寸,补泻不明,不分虚实,其症再发。再针前穴,复刺后穴:肩井上廉委中。』〔第七...
....或臭秽如糟汤血水者.不治.凡有顽涎退场门鼻者.是风痰塞关窍.血脉不行.不纳汤药者.不治.心寒者.脉绝也.故令肺胀.不治.喉中拽锯.口吐白沫.是风痰闭窍.面色青黑.五孔干燥.不治.以上诸症.是脏腑俱败.荣卫相离.气脉不生.皆不治之症.向有其...
...脉所误矣。故宜从症者,虽脉极顺而症危,亦断其必死;宜从脉者,虽症极险而脉和,亦决其必生。如脱血之人,形如死状,危在顷刻,而六脉有根,则不死。此宜从脉不从症也。如痰厥之人,六脉或促或绝,痰降则愈,此宜从症不从脉也。阴虚咳嗽,饮食起居如常,而...
...窍,血脉不行,不纳汤药者不治。心寒者脉绝也,故令肺胀不治。喉如曳锯,口吐白沫,是风痰闭窍,面色青黑,五孔干燥不治。以上诸症,是脏腑俱败,荣卫相离,气脉不生,皆不治之症。同有其症而救之,十或一二者也。涂蔚生曰∶鼻入奇轮,究系何状,义未详,当缺...
...《冯氏锦囊秘录》两感症夫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之候也。如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发热恶寒,头痛口干,烦躁而渴;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谵语不食,睡卧不宁;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胁痛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省人事,总阴阳俱病,表里俱...
...阳绝为脉搏只在寸口的寸部出现,而关、尺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 【阳绝】 脉搏只在寸口的寸部出现,而关、尺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成无己认为是“阴阳偏绝”所致。阳绝有阳只偏绝、隔绝...
...阴绝为脉搏只现于尺部,而寸,关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 【阴绝】 脉搏只现于尺部,而寸,关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成无己认为是“阴阳偏绝”所致。“阴绝”有阴气偏绝、隔绝的意思。...
...此症发在喉中左右,舌俱黑色,此乃肾经传来,不治之症。患是症者,必大寒大热,盖伤色过度,肾绝故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