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44例类风湿关节炎的24h尿蛋白、IgG、α微蛋白,55%有蛋白尿定量异常,其中药物治疗和血管炎引起占25%,余75%无原因。早期肾穿刺是鉴别血管炎及原发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淀粉样变、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有力指标。 肺部表现为胸膜炎、肺泡...
...卡托普利肾损害 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 conversion enzyme inhibitor,ACEI)引起的肾损害是指由于应用转换酶抑制剂而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损害。ACEI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是安全、...
...药物性肾损害是指由药物所致的各种肾脏损害的一类疾病。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药物引起的肾损害日趋增多,主要表现为肾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故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药物性肾毒性作用的认识,以降低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率。...
...较好的程度。有的患者长期应用上述药物造成直接慢性肾损害,或合并肾脏免疫性损害,则可出现不同程度蛋白尿及镜下血尿,部分病人可出现浮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夜尿增多常提示慢性间质性肾炎。继发性肾淀粉样变或坏死性血管炎者肾损害严重,多发展为慢性肾衰...
...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肾内血管紧张素Ⅱ可影响肾血管紧张度,引起入球及出球小动脉收缩,导致肾血流量减少,保证循环血量及维持血压。ACEI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使其作用降低,与入球小动脉相比,出球小动脉阻力降低更为明显,使肾小球血流量更为减少,导致...
...药疹并发的肝损害,常易被诊为麻疹和传染性单核细胞性增多症的肝脏并发症;药疹的肾损害也可被误认为是猩红热导致的蛋白尿。 药疹常呈对称性,多伴有瘙痒,皮损常可见到渗出现象或血管性水肿、靶型改变等。对于药疹患者应该查血常规、嗜酸细胞计数、肝功能...
...行为,往往会使许多妊娠并发症和胎位不正等异常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三、粗心大意和糊涂的孕妇 四、好吃懒动的孕妇 孕期吃得过多易引起肥胖。懒动的孕妇比一般孕妇更容易发生滞产。 五、滥用药物的孕妇 许多药物可危害胎儿,导致畸胎。若...
...以慢性肾脏疾病最为常见(约20%),随后依次为脑血管疾病(17%)、糖尿病(12%)、高血压(12%)和冠心病(6%)。导致肾毒性的药物中,抗生素占据首位(为48%),以后依次为利尿剂(22%)和造影剂(13%)。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用药导致...
...球菌性心内膜炎可采用一种氨基糖苷类与一种β内酰胺类(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药物联用。前者包括庆大霉素18万~24万U/d,妥布霉素240mg/d,卡那霉素1~1.5g/d,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400mg/d,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霉素)200~...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布洛芬、安乃近、保泰松、炎痛喜康、扑热息痛等十余种。由于这些解热镇痛药大多数被列为非处方药,购买方便,加之疼痛又是人群中的第一症状,发生率极高,故而用药人群广泛,随意性也很大,导致潜在的镇痛药肾病几率增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