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旨绪余》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七十三、邪客篇 七十四、大惑篇 七十五、十二经络脏象见证 七十六、附王好古类集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脏腑泻火药 七十七、附李东垣药类法象 用药法象 药性要旨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 五味所用 药类法象 标本阴阳论 五方之正气味 随证治病药品 用药凡例...

http://qihuangzhishu.com/742/index.htm

《医旨绪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邪客篇 七十四、大惑篇 七十五、十二经络脏象见证 七十六、附王好古类集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脏腑泻火药 七十七、附李东垣药类法象 用药法象 药性要旨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 五味所用 药类法象 标本阴阳论 五方之正气味 随证治病药品 用药凡例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hixuyu/index.html

龙行气_《养生导引》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原文〕龙行气,低(叩)头下视,不息十二通。愈风疥恶疮,热不能入。咽可候病者,以向阳明以达,卧。以手摩腹至足,以手持引足,低臂十二通,不息十二通。愈脚足虚痹不任行,腰脊痛。以手着项相叉。治毒。不愈,腹中大气即吐之。月初出、月中、日入时...

http://qihuangzhishu.com/785/21.htm

虾蟆行气_《养生导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原文〕虾蟆行气,正坐,自动摇两臂,不息十二通,愈劳大佳。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治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侧卧;左有饮病,左侧卧。有不消,气排之。日初出、日中、日入,此三时向日正立不息九通,仰头吸日精光,九咽之,益精百倍。〔解说〕虾蟆...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daoyinfa/785-17-2.html

主要的针灸_【中医宝典】

...★毫针刺 ★灸法: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拔罐: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234.html

曲的解释_曲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佛教或道教法會時所奏的樂曲。最早見於東晉的顯傳。原為西域各族民樂,傳入中國與清商樂結合,形成隋代的曲。 新唐書.卷二十二.禮樂志十二:「初,隋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 唐玄宗設梨園法部,所奏樂曲,稱為「曲」。 清.汪兆鏞....

http://hanwen360.com/c/15487.html

两手膀背痛_《医圆通》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按膀背痛一证,有因外感风寒,闭塞经络而作者,有因中气不足,内寒阻滞而作者。因外感风寒而致者,其人定多畏寒恶风,或发热而兼头疼。宜宣散,如桂枝汤、羌活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类。因中气不足而致者,由中宫素虚,真气不能充周四体,寒邪痰湿,亦...

http://qihuangzhishu.com/112/21.htm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的抄本_《丹医秘授古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图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脉》封面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脉》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2.htm

论圣人止有三无第四_《质疑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张戴人论病非人身素有之物,或自外入,或自内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身,速攻之可也。立汗、吐、下三以攻邪,邪去则元气自复。故曰圣人止有三,无第四。其论颇卓。故丹溪初阅子和书,惟务攻击,亦谓医之法尽是。后读《内经》有云∶虚者,精气虚。实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lu5586/274-41-0.html

歌病源呼吸补泻六十五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妇人经络不调匀,照海公孙内关寻。经络漏下血山崩,内关照海及公孙,赤目痛时难忍受,列缺外关便开荣。医功若会神仙,万两黄金也不传,治病除 如影响,诸般痼疾一时倾。又曰流注之法最难求,呼吸临时在手头,呼则为阳针顺转,吸则为阴逆水流。呼吸三五度...

http://qihuangzhishu.com/791/383.htm

共找到128,0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