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医学家传记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 隋唐五代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 一、医事制度 二、医学律令 三、医学教育 隋唐五代卫生保健和养生 隋唐五代病因症候学的总结 隋唐五代临床医学的发展 一、内科发展学 二、外科 三、骨伤科 四、...
...北朝医学家传记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 隋唐五代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 一、医事制度 二、医学律令 三、医学教育 隋唐五代卫生保健和养生 隋唐五代病因症候学的总结 隋唐五代临床医学的发展 一、内科发展学 二、外科 三、骨伤科 四、...
...一、医事制度(一)医官制度三国时期,魏承汉代医官制度,有太医令、丞、尚药监、药长寺人监、灵芝园监等官职。《太平御览》引《玉匮针经序》中有吴置太医令的记载,蜀汉医制无考。晋代承袭汉魏官制,设有太医令等职。据记载:晋代太医令铜印墨绶,统属于...
...(一)太医院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顺治元年(1644)设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最初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掌太医院事。其下设御医10...
...周礼》把“巫祝”列入春官大宗伯中,而“医师”则属天官大冢宰管辖,从此医巫分业,医疗行为成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为规范这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医事法规也随之形成。这一时期的医事法规的特点主要是制度上的建设。首先,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医疗体系,...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一、中央的医药机构(一)太医院的设置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中设有:提举、同提举...
...总管医药行政。《周礼·天官,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在医师之下设有“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协助医师进行卫生行政管理。上士和下士主要协同医师管理医政;府二人管理宫廷药物库藏保管和供应;史二人管理宫廷...
...周礼·天官,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在医师之下设有“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协助医师进行卫生行政管理。上士和下士主要协同医师管理医政;府二人管理宫廷药物库藏保管和供应;史二人管理宫廷文书和病案。徒二十人...
...地方医学教育 明代对地方医学教育比较重视,弘治十七年(1506)规定,府、州、县均设医学,主管地方各级医药行政和医学教育,府设正科1人为从九品,州与县的医官均未入流,万历中始改为从九品。地方医学教育在全国普通设立。新设州县,除设立儒学和阴阳...
...普通设立。新设州县,除设立儒学和阴阳学外,均设有医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医学教育的发展。 五、民间医学教育 明代民间医学教育,主要采用家传或师徒传授的形式,明代的世医制度造就了不少医学世家,使医学世代相传;不少世医将自己的经验编写成简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