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学功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师承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提出《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他专注于经方研究,善用经方治疗内、妇、儿、外科等病,药简而效彰。 我在跟随冯世纶教授...
...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对于服药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不是盲目地采取大剂量的给药方式。如发表在2010年4月29日中国中医药报的“冯世纶教授经方治愈发烧4年患儿”一文中,冯世纶认为患者为太阳阳明合病,辨方证为大青龙加薏苡败酱桔梗汤证,...
...□ 冯世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3年前,北京中医药大学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伤寒论》的半表半里”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时间虽短,但以其与会者提供资料颇丰,引人注目。尤其会议后将其整理成册出版(见《冯世纶经方临床带教实录》),供同道进一步研讨...
...对于第174条,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认为,该条的小便自利为小便过频过多,导致里津液损伤,大便硬。身疼、脉浮虚而涩为表,虽当解表,但因为津液已虚,故不可用桂枝发汗,以免重伤津液。用生姜微微发汗解表而不伤津液,加白术温中健脾生津液,以表里同治。...
...□ 冯世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夜宿青龙峡,有人来求诊,一位52岁男性司机,昨半夜即感胸紧胀痛、恶寒,至晚益重难忍,时以两手捶击胸肋,谓捶后较舒,伴恶寒头痛,咳嗽无痰,口中和而思热饮,苔白,脉弦细。嘱其自采鲜旋覆花一把、葱白4根,生姜三片...
...根据该项目,北京已经成立了陈慎吾名家研究室、刘渡舟名家研究室、胡希恕名家研究室等,对经方的传承与发展起了一个较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以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为首的经方传承团队,既注重经方学术思想的传承,更重视经方学术思想的交流和传播,提倡经方...
...□ 冯世纶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关于“半表半里”这一术语成熟的年代,不论是从考证文献看,还是从《伤寒论》的主要内容看,半表半里是八纲的病位概念,是由病位概念表、里衍生而来。“半表半里”最早出现于《伤寒论》而且成熟于《伤寒论》,时代应属东汉。...
...副作用”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今刊发两篇相关文章,供大家探讨。 □ 冯世纶 中日友好医院 近来常有鱼腥草、清开灵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屡见于报端,关注安全用药、科学用药不泛高论,并有不少人提出,发展中药制剂要重视中医理论,值得称赞。但也有轻视...
...桂枝汤加重芍药就可以了。要是大实大满,那你非通大便不可,还得加大黄啊。” 冯世纶在解析本条时也明确指出本条所论方证属阳证而非阴证。《中国汤液经方》:“太阳病宜汗不宜下,医者不依法发汗,而反下之,使表邪陷于里,而为表里并病,因使腹满时痛。属太阴...
...□ 冯世纶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对于半表半里是谁先提出、最早见于何处?历来争议不断,多数人认为是成无己先提出,理由是《伤寒论》记载是“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而成无己才明确提出“半表半里”。即“半在里半在外”,和“半表半里”不是同一词义。但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