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非病书辨_《研经言》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丹溪谓《金匮》为病之书,以示别于《伤寒论》似也。抑知《金匮》即伤寒中病,非一切病乎!夫痉、湿、 、奔豚气、宿食、呕吐、哕、下利之为寒类,仲景有明文;百合、狐惑、阴阳毒之属寒科,《千金》有成例;疟、痈、咳、心痛、腹满、寒疝、积聚...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24.htm

汇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八卷。清·程杏轩辑。刊于1826年。本书系《医述》第五-十二卷。介绍以内科病为主的多种疾病治。每一病种。选列《内经》、《脉经》及后世有关医论,记述病名、病因、病状、治法及方药。间附医案以为佐证。眉目清晰资料丰富。辨证详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46.htm

汇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八卷。清·程杏轩辑。刊于1826年。本书系《医述》第五-十二卷。介绍以内科病为主的多种疾病治。每一病种。选列《内经》、《脉经》及后世有关医论,记述病名、病因、病状、治法及方药。间附医案以为佐证。眉目清晰资料丰富。辨证详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37.htm

《糖络》评析_【中医宝典】

...终将二十余载临心得升华为一套系统、完整的现代糖尿病中医学术新论,填补了古代消渴理论认识方面的不足,提高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从而解决了现代临床单纯中医药降糖的难题。 《糖络》的成稿不仅对于现代糖尿病学的中医临床意义重大,对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565.html

症总论_《银海指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医虽有专科,而病则无专病也。有专科则其术精,无专病则其症,吾故目病而及于症焉。夫病之重者,莫如伤寒。仲景论太阳篇中,头热目赤。阳明篇中,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少阳篇中,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是伤寒目疾也。若夫中风头风,虚劳臌胀...

http://qihuangzhishu.com/751/47.htm

温病吐血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沧州,吴姓媪,年过七旬,偶得温病患吐血。病因 年岁虽高,家庭事务仍自操劳,因劳心过度,心常发热,时当季春,有汗受风,遂得温病,且吐血。候 三四日间表里俱壮热,心中热极之时恒吐血一两口,急饮新汲井泉水其血即止。舌苔白浓欲黄,大便三日未...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66.htm

《肯堂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新镌医》。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25.htm

《肯堂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新镌医》。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htm

《肯堂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新镌医》。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49.htm

霍乱转筋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天津王××,年三十八岁,于季冬得霍乱病因 厂中腊底事务烦杂,劳心过度,暗生内热,又因怒激动肝火,怒犹未歇,遽就寝睡,至一点钟时,觉心中扰乱,腹中作疼,移时则吐泻交作,遂成霍乱。候 心中发热而渴,恶心怔忡,饮水须臾即吐,腹中时疼时止...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74.htm

共找到175,6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