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法补泻种类很多,主要有“迎随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捻转补泻”等,参见各条。镵针镵(音蝉),古代九针一种。针头部膨大而末端锐利。用于浅刺,治疗热病、皮肤病。长针古代九针一种。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20·23...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8-1.html

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此外,病情属虚或寒需行补法时,按"寒则留之"也用本法。(二)动留针法:《针灸大成》云:"病滞则久留针",即将针刺入腧穴先行针待气至后,留置一定时间;在留针时间反复运针;称为动留针法,亦称间歇行针法、本法作用,在于增强针刺感应,达到补虚泻实...

http://qihuangzhishu.com/113/50.htm

针刺补泻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治疗中,为了达到补虚泻实治疗目的而使用各种针法。一般分补法和泻法两类。自《内经》以来,历代针灸文献中都有记述。如《灵枢》以“微旋”、“出针按之”为补;“切而转之”、“摇大其穴”为泻。又如《金针赋》则提出“慢提紧按”为补,“紧提慢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51.htm

难经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难经》是一部阐述《内经》中有关脉学、经络、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问题著作,相传为秦越人(扁鹊)所作。全书以质疑问难开工共分八十一难,其中第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主要讨论针法及其补泻运用。《难经》进一步丰富了《内经》理论,对后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2.htm

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十二节刺)输刺水针疗法提插补泻体针调气头针疗法透天凉透针退针弯针温针五刺穴位注射疗法(小剂量穴位注射)循循经取穴扬刺摇针以左治右、以右治左阴刺迎随补泻(针头补泻、针芒补泻)渊刺圆利针圆针远道刺晕针赞刺长针折针针刺麻醉(针麻)针法(针刺、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nfa-2722.html

重视针刺多手法,补泻透穴加漆针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被吴谦等所编《医宗金鉴》所收载,成为指导针灸医家具有规范性质基本真次法。同时,他详述了四十四种单式和复式补泻手法,其中以天、地、人三才法为主“截担补泻法”、“进火补进水泻”冷热补泻法,补前人所未备,直到现在,言针刺手法最详者,仍首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8.html

扁鹊与针灸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难经》中有大量关于针灸论述,其中直接论述针灸学理论共有二十七难,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因此,《难经》对针灸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扁鹊,他真实姓名是秦越人,是战国时期勃海郡鄚州(今河北任丘)人。据考证,他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6.html

阎明广与《子午流注针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其余部分则是阎明广采摭诸家编次而成。阎氏在注释《流注指微针赋》中运用大量《内经》、《难经》经典原文,作为子午流注针法理论渊源,阎氏对子午流注理论原则进行了总的诠释和论述。 《子午流注针经》是现存最早子午流注针灸专著,首卷有流注指微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4.html

王国瑞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而创制出来。 王氏对于针法方面研究也很有特色,在施行补泻时,可分异穴补泻和同穴补泻两种方法,如“妇人血气痛:合谷补,三阴交泻”则属异穴补泻;“治头风刺风池,先补后泻”;“治鼻渊刺上星先泻后补等”则属同穴补泻。在同穴补泻中又有泻多补少和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5.html

针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手法名。指进针后以达到得气而不分补泻方法。《医经小学》:“先说平针法……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近人亦称之为平补平泻法或...

http://qihuangzhishu.com/192/971.htm

共找到852,0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