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辨证应用“三分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辨证体系的作用,就是为了便于指导临床诊治实践,伤寒与温病融合之后的热病辨证,已经无法回归到《内经》的水平,因为其体系无法容纳后世外感热病学说的丰富内容,所以必须开放体系,容纳古今、未来关于外感病证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862.html

太阳阳明合病证_《伤寒九十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有豪子病伤寒.脉浮而长.喘而胸满.身热头疼.腰脊强.鼻干.不得眠.予曰.太阳阳明合病证.仲景法中有三证.下利者葛根汤.不下利呕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满者麻黄汤也.治以麻黄汤.得汗而解.论曰.或问传入之次第.自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何哉.说者...

http://qihuangzhishu.com/306/85.htm

太阳证风湿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无人,邻居介绍:1977年患者腿痛,多处治疗,不见好转,痛甚时,背着儿女在家哭泣。范老几剂药治愈,现回乡探亲去了。【按语】《伤寒论》中,论述杂病颇多。而风湿痹痛之阐述,又以《太阳篇》最详。盖太阳主一身之表,为六经之藩篱。风寒外邪袭人,太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10.htm

太阳证历节病(风湿性关节炎)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白微腻,脉浮紧数。此为太阳证历节病。法宜驱风解热,化湿散寒,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主之。处方桂枝12克 赤芍12克 知母12克 麻黄10克 生姜10克 白术15克 甘草6克 防风12克 苡仁20克 三剂【辨证】本例劳动中大汗出,风寒湿邪留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11-0.html

六经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阳厥、阳明厥、少阳厥、太阴厥、少阴厥、厥阴厥之总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经云,厥者逆也。有寒厥、有热厥、有六经厥,有尸厥。”“六经厥者,头重,足弱,发为瞑仆,名太阳厥。妄言走呼,腹满,面赤,名阳明厥。暴聋,颊肿,胁(月衍)拘...

http://qihuangzhishu.com/191/445.htm

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里实里虚里证六经辨证逆传逆证七恶气分证气血辨证热邪传里热症三焦辨证三阳合病伤津伤阳伤阴上寒下热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上虚下实少阳病少阴病实喘实寒实火实热实证实中夹虚顺传顺证太阳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太阴病脱亡阳亡阴卫分证卫气营血辨证五夺五...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anzheng-2718.html

《金匮玉函经》辨证新说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既跳出了六经辨证六经传变的“圈子”,又与阴阳、脏象、气血、津液等基础理论紧密结合,提出《金匮玉函经》之辨证新说。 □ 吴忠文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 笔者读、学、用《伤寒论》50年,从开始当学徒起,就练读、记、背的硬工夫,对于其中难点一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919.html

太阳证柔痉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遂告愈。1979年5月17日随访,患者说:经范老治愈后,一直未再犯病。去年11月,驱车万里,远至东北,至今头项再无不适之感。【辨证】本例头痛项强,舌淡红润,苔薄白滑,脉浮,显系太阳痉病。虽病已年余,但无里证,无传经之候,病仍属太阳经证。初诊...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9.htm

太阳经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阳有关,你要从太阳去考虑它的治疗,这就很自然地把你带入了六经辨证。所以,要学好伤寒,弄清楚经络的意义是很重要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45/83.htm

六经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在古代临床上多用六经的名称及其所表现的症候特点来说明疾病部位的深浅(表里)和疾病发展的阶段,作为诊治急性热病(广义的伤寒)时辨证论治的纲领,即“六经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15.htm

共找到48,0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