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研讨,制订了小儿肺炎辨证分型标准,其中包括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热毒炽盛及正虚邪恋等证型,总结了各证的辨证要点及治法方药,是中西医结合儿科走向规范化的里程碑。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治疗儿科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北京友谊医院儿科运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96.htm

惊风概说_《儿科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惊风之名,不见于古,迨至近世,其说始盛,后之附会者,益广增名目,巧立治法,于是今日之儿科, 惊风一证,遂占重要之位置矣。尝考惊风之立名,其初不过就其病状,信手拈取,既未探其病源,亦未明定 范围,故于惊啼作哭,名之曰惊,手足抽掣,亦名之曰惊...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yaolve/688-9-1.html

惊风概说_《儿科要略》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惊风之名,不见于古,迨至近世,其说始盛,后之附会者,益广增名目,巧立治法,于是今日之儿科, 惊风一证,遂占重要之位置矣。尝考惊风之立名,其初不过就其病状,信手拈取,既未探其病源,亦未明定 范围,故于惊啼作哭,名之曰惊,手足抽掣,亦名之曰惊...

http://qihuangzhishu.com/688/28.htm

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后世推崇。明代关于麻、痘、惊、疳等儿科疾病的证治水平较前人有所梴进步。“麻疹”作为病名最早出现于明代。龚信《古今医鉴》首次记载“麻疹”一词,并详细叙述了麻疹症状、并发症、治法与预后、并从证候上与痘症作了鉴别。王肯堂曾补订《古今医鉴》,他对麻疹...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5.htm

急惊概要_《儿科要略》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目睛翻转,手足 挛急,头反至背,口噤不开者,多属不救。此急惊风症状之一斑也。四、急惊治法急惊风之原因及病理,既如上述,则急惊风之治法,固可推想而知,要不外解表祛邪,清热平肝 而已。昔贤有云∶小儿急惊,属肝木风痰有余之症,宜平肝镇心,驱风消痰,...

http://qihuangzhishu.com/688/29.htm

《石室秘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 伤寒相舌秘法 一、论五行 二论脏腑 三论阴阳 四论昼夜 五论四时 六论气色 七论脉诀 八论强弱 九论寒热 十论生死 十一论真假 十二论老少 十三论气血 十四论命门 十五论任督 十六论子嗣 十七论瘟疫 岐天师儿科治法 诸真人传授儿科 张真人...

http://qihuangzhishu.com/638/index.htm

《石室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伤寒相舌秘法 一、论五行 二论脏腑 三论阴阳 四论昼夜 五论四时 六论气色 七论脉诀 八论强弱 九论寒热 十论生死 十一论真假 十二论老少 十三论气血 十四论命门 十五论任督 十六论子嗣 十七论瘟疫 岐天师儿科治法 诸真人传授儿科 张真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shimilu/index.html

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咳嗽一证,指出风热咳嗽与燥火咳嗽最为常见,治则强调理热痰在肺,理寒痰食痰在胃。在儿科证治中专辟小儿湿温一类,既考虑湿温特点,主张初起以渗湿清热为主,又顾及小儿肝常有余,热邪容易引动肝风,而主加入平肝退热之品。在具体治法方面,擅用封脐法、灯火...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9.htm

《保赤存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又名《医林枕秘保赤存真》、《幼科心法保赤存真》。十卷。清·余含棻撰于1834年。本书就儿科疾病的证治理论与方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特别对于儿科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小儿体质的属性及治法,惊风病的名称以及麻痘病的治法等,均作了系统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66/395.htm

《保赤存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又名《医林枕秘保赤存真》、《幼科心法保赤存真》。十卷。清·余含棻撰于1834年。本书就儿科疾病的证治理论与方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特别对于儿科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小儿体质的属性及治法,惊风病的名称以及麻痘病的治法等,均作了系统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86.htm

共找到25,0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