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四塔”与佛教“四大”_民族中医医_【中医宝典】

...火、风四大不调引起,每一大各有一百零一病,共为四百四病。在唐以前,那些兼通医道的高僧已经用四大来说明生命起源、人体构造、生理功能及疾病成因。 ◆ 医"四塔"论人体 医"四塔"又名"塔都档细"。"土"语称"塔拎","水"语称"塔喃",...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13.html

醫“四塔”与佛教“四大”_民族中医医_【中医宝典】

...、風四大不調引起,每一大各有一百零一病,共為四百四病。在唐以前,那些兼通醫道的高僧已經用四大來說明生命起源、人体构造、生理功能及疾病成因。 ◆醫"四塔"論人体 醫"四塔"又名"塔都檔細"。"土"語稱"塔拎","水"語稱"塔喃","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26.html

四塔五蕴—医的理论基础_民族中医医_【中医宝典】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和“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医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医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和“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44.html

佛教和医的五蕴理论异同_民族中医医_【中医宝典】

...无常有为,皆因缘而生,“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 医称“五蕴”为“夯塔档哈”,认为人类由五种实体集合而成。其“五蕴”定义与佛教大同小异。但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被医药吸收、借鉴其积极的、实体的成分,结合人体生物组织结构和精神意识,将五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39.html

医诊断方法_民族中医医_【中医宝典】

...经过长期实践,医药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方面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医药诊断疾病的方法有问诊、望诊和摸诊三种。其内容相似于汉族中医药学之望、问、切诊,但理论上有所差异。其方法分别简述于下: 望诊:医者用肉眼观察病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24.html

药_【中医宝典】

...傣族居住地区,大都属热带、亚热带地区,西双版纳正处于太平洋东亚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交汇地带,北面有高度平降,偏居内陆,没有较大的北方寒潮和海洋风暴的侵袭。因此,雨量充沛,热量分布均匀,适宜于各种生物生长繁殖,是热带植物(含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83.html

医特色治疗的方法_民族中医医_【中医宝典】

...医治病除采用内服、外用(包括涂擦包敷)或内服与外用相结合三种治法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现简述如下: 睡药: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多用鲜品)切碎加水煎煮或炒或蒸(视病情而定),取出药渣拌入酒或炒热之酒糟,拌匀平摊于木板上,上铺席芭(...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18.html

“四塔五蕴”——医的理论基础_民族中医医_【中医宝典】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和"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医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医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和"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08.html

医康朗仑_【中医宝典】

...康朗仑,又名岩仑,男,傣族。生于1904年,西双版纳景洪市人。行医50余年,为西双版纳州著名医。1949年前个体行医,1949年后先后在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工作,1980年调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工作,1985年退休后一直在乡村行医。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42.html

佛教和医的“五蕴”理论异同_民族中医医_【中医宝典】

...无常有为,皆因缘而生,"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 医称"五蕴"为"夯塔档哈",认为人类由五种实体集合而成。其"五蕴"定义与佛教大同小异。但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被医药吸收、借鉴其积极的、实体的成分,结合人体生物组织结构和精神意识,将五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38.html

共找到15,4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