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探五行思想的起源建构(上)_【中医宝典】

...□ 谭春雨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宇宙演化哲学观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将五行学说作为其最重要的理论思想基础之一,但一直以来,由于学术界对五行学说思想内涵认识的混乱,使得其在中医学中的价值作用也受到质疑。所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80.html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外内合一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21.html

五行配五脏 平衡关乎健康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有些人不相信中医,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不相信中医的基础理论,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 我认为,我们不妨从更宏观的意义上来理解古人创造五行学说的用意:天人合一学说是强调自然界的整体观念,是一元论;阴阳学说是强调一对一的双边关系,是二元论;而五行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30.html

中医理论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原理 阴阳男女 阴阳五行的关系 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之道——天人合一感应中产生的阴阳 阴阳之道——玩弄阴阳,其乐无穷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 阴阳字义 中医对话:晨起的注意事项 中医对话:糖尿病需要哪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lilun-728-1.html

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_【中医宝典】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活生产实践中,把自己放在天地万物的大自然中,通过仰观俯察,观鸟兽之文,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认识到人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天地我并生,万物我为一。”进而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主要有三种形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6.html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五行中的木与人体的肝、筋、目等联系起来,体现了人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表达了人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念。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有机配合的。中医学在其理论建构中,充分运用五行生克制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37.html

五行学说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即所谓“五行大系”。五行大系还寻求和规定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统摄自然人事。人在天中,天在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人交相生胜。五行学说认为大干世界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变化世界,宇宙是一个...

http://qihuangzhishu.com/44/7.htm

阴阳五行学说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和有特定生理、病理、诊疗含义的五行学说的研究较少。其发展历程阴阳学说同步。五、六十年代对五行学说的研究主要也在于阐述其哲学意义,但已有从控制论角度论述五行学说的论文,如当时的《中医——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一文在八十年代有较大影响。在“文革...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4.htm

阴阳家、阴阳学说中国传统医学_【中医宝典】

...学之主旨——以阴阳消息、循环言说顺逆常变,到强调阴阳对立、平衡的转变。所谓阴阳学说自身的发展进步,也恰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一、阴阳家及其学说旨要 阴阳五行、气等学说相互结合,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些观念也是中国传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5.html

重探五行思想的起源建构(下)_【中医宝典】

...阴阳合气以阳为名,称之为少阳。明媚春色中,草木最能体现这个季节的到来及其特征,所以五行学说用“木”字取象借代春季少阳生发之气。 春季阳气嫩弱,阴气相争有进退屈伸、收散交作之象。“酸”从“酉”,“酉”为用草木之实发酵酿造的酒酪之类,酒酪的酵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210.html

共找到860,7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