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副伤寒甲二联菌苗使用说明书_《中国生物制品规程》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本品系用伤寒副伤寒甲菌分别培育,取菌苔制成悬液经甲醛杀菌,以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稀释制成。用于预防伤寒副伤寒甲。本品为乳白色的混悬液,含苯酚防腐剂,不应含有异物或摇不散的凝块。接种对象重点使用于部队、港口、铁路沿线工地的工作人员,下水道...

http://qihuangzhishu.com/1010/171.htm

伤寒副伤寒治疗_【中医宝典】

...其他辅助药物 (3)对妊娠合并伤寒小儿伤寒血象低肝肾功能不良者可选用:氨辩青霉素头孢三秦头孢他定和其他辅助药物 (4)对伤寒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者应联用抗生素加强对症支援等综合治疗 (5)对慢性带菌者:应选用有效抗菌药联用药量足疗程长有并存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695.html

伤寒副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氏试验,肥达反应,Widal)组合检查_检查项目_【疾病大全】

...本试验(又称肥达Widal试验)可协助诊断伤寒副伤寒。一般病人抗体多在发病后1周出现,以后逐渐上升。 O、H凝集价均有增高者可诊断伤寒;O及A、B、C(其中之一项)凝集价增高时,可诊断甲、乙、丙的某一种。最有意义者系其凝集价逐渐上升并...

http://jb39.com/jiancha-zuhe/FeiDaFanYing270841.htm

伤寒副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氏试验,肥达反应,Widal)检查结果_检查项目_【疾病大全】

...肥达氏试验,肥达反应 本试验(又称肥达Widal试验)可协助诊断伤寒副伤寒。一般病人抗体多在发病后1周出现,以后逐渐上升。 0<1:80 H<1:160。 A、B、C均<1:80。 O、H凝集价均有增高者可诊断伤寒;O及A、B、C(其中...

http://jb39.com/jiancha/FeiDaFanYing270841.htm

副伤寒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副伤寒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一)治疗 1.一般治疗对症治疗 伤寒虽有特效抗菌药物治疗,但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尤以护理及饮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1)隔离休息:患者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检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发热期患者必须...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FuShangHan264530.htm

伤寒副伤寒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_传染病_【中医宝典】

...临床症状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一)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75%~90%),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本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1090.html

伤寒疾病_【中医宝典】

...次之。伤寒副伤寒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很相似,难以鉴别,主要靠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来区别之。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含伤寒的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物,可以造成流行。 细菌经口进入人体,部分未被胃酸杀死者进入小肠,在肠粘膜和肠系膜淋巴结内生长繁殖。伤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691.html

发病原理病理变化_《传染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副伤寒甲、乙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大致伤寒相同,副伤寒丙的肠道病变较轻,肠壁可无溃疡形成,但体内其它脏器常有局限性化脓病变,可见于关节、软骨、胸膜、心包等处。...

http://qihuangzhishu.com/966/242.htm

伤寒副伤寒有哪些表现_【中医宝典】

...临床症状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一)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75%~90%)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本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693.html

诊断鉴别诊断_《传染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预防接种后,在患其他发热性疾病时,可出现回忆反应,仅有“H”抗体效价增高,而“O”抗体效价不高。④伤寒副伤寒甲、乙有部分共同的“O”抗原(Ⅻ),体内产生相同的“O”抗体。因此,“O”抗体效价增高,只能推断为伤寒类疾病,而不能区别伤寒副伤寒。...

http://qihuangzhishu.com/966/235.htm

共找到274,9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