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常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它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应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呱乙啶、甲基多巴...
...并行心律P′波的频率比窦性慢,常为35~55次/min,异位 P′无固定的联律间期,但异位Pˊ之间的长间距是短间距的简单倍数。这是因为房性并行心律因异位起搏点周围有保护性的传入阻滞,外来的冲动不能侵入异位起搏点而使其节律重整。而房性逸搏心律...
...小儿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失常(sinus arrhythmia)指窦房结发生的激动不匀齐,使心率呈现时快时慢的现象,脉搏在吸气时加速而在呼气时减慢,快慢相差>0.12s,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生理现象。此现象在心动过缓时较多见,但在发热、运动...
...正常儿童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一般无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就诊做心电图或24h心电图时发现。对于病理性原因致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明显缓慢时,可出现精神差、倦怠,年长儿可诉头昏、胸闷。显着心率减慢时可出现晕厥,甚至抽搐。听诊时心率慢,常伴...
...搏心律与加速的交接区逸搏心律的鉴别 前者心室率为40~60次/min,是房室交接区的被动心律;而后者心室率为70~140次/min,是房室交接区的主动心律。 4.交接区逸搏心律与交接区并行心律的鉴别 前者由于起搏点周围无保护性传入阻滞,易被...
...传入阻滞,所以当窦性心律发生心室夺获时,异位起搏点所发出的节律周期被重整,即以夺获的窦性ORS波处开始按异位节律本身的周期重新开始。 (2)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异位搏动可开始于心动周期的任何时期(不应期除外),而且异位搏动之长间期是短间期...
...P-P间期进行性缩短,出现文氏现象(二度Ⅰ型)。 2.房性期前收缩 (1)房性期前收缩P′波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2)基本心律可匀齐,期前收缩时提前,其多伴有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心律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继之窦房结受抑制,因而发生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由于呼吸时胸腔的扩大和缩小而引起的呼吸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多无病理意义,不需要...
...mg),需要时可8~12h服1次。继发于左心衰竭的窦性心动过速,应主要处理心力衰竭。 (二)预后 窦性心动过速的预后与心律快慢及基础心脏状态有关。轻度心动过速,心率<150次/min,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预后良好。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心率>...
...当窦房结受抑制的因素消失,则又可出现窦性心律,房性逸搏消失。所以房性逸搏是一种生理性代偿机制。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逸搏即构成房性逸搏心律(atrial escape rhythm)。...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