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小板激活的分子标志的测定 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损伤、免疫复合物、凝血酶等可刺激和激活血小板,并释放激活物质,如β血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栓素A2和B2(TXA2、TXB2)等,称之为血小板激活的分子标志...
...(少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5)偶见于严重的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因子Ⅱ、Ⅴ、Ⅷ、Ⅸ或纤维蛋白缺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见于接受大量输血后患者。2.BT缩短:主要见于某些严重的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时。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管完整性,或凝血因子而发生出血疾病。止血功能的检查都正常。(二)凝血缺陷性疾病1.血友病 是性联遗传的内凝系凝血因子缺乏症。往往由于单个凝血因子Ⅷ(经典的血友病,又名血友病A)或因子Ⅸ(血友病B,或名PTC,Christmas症)的缺乏。...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必须与遗传性因子Ⅴ与遗传性因子Ⅷ的联合缺乏相鉴别。两者的联合缺乏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综合征,其中2种因子的活性都只有正常的15%~20%。在FⅤ或FⅧ轻度缺乏的病例中都应考虑到两者联合缺乏的可能性。在手术后的患者中可以发现针对...
...缺乏,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因子结构异常。(二)获得性凝血因子减少 见于肝病、维生素K缺乏、急性白血病、淋巴病、结缔组织病等。四、纤维蛋白溶解过度所致出血性疾病(一)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五、循环抗凝物质所致出血...
...红细胞5.64×1012/L,血小板340×109/L,凝血因子Ⅷ活性测定为0.40(正常值0.80~1.20)。X线片示:右肱骨近端外侧骨皮质处有一6cm×4cm大小囊性膨胀变向外突出,其内套有小囊,病变边缘为光滑的蛋壳样骨壁,肱骨外科颈可见...
...有抗凝物质: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等; e)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见于: a)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b)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
...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 d)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等; e)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见于: a)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b)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
...本病需注意与vWD相鉴别,后者因vWF质或量的异常引起血小板功能障碍,可借助于阿司匹林耐量试验、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的诱导无凝集反应及vWF因子抗原(vWF∶Ag)测定等鉴别。 1ml正常血浆所含的凝血因子的总量被定义为1个单位的因子。用活性的...
...凝血酶或明胶海绵贴敷等。二、替代疗法(一)输血浆 为轻型血友病的首选有效疗法。新鲜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含有所有的凝血因子。因子Ⅷ:C不稳定,生物半衰期为8~12小时。因子Ⅸ较稳定,可输5天以内的库存血,一次最大安全量为10~15ml/kg。输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