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惊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清·汪喆《产科心法》:“产妇汗多发痉,俗谓产后惊风,实非风也,乃肝血空虚,不能荣筋,以致手足抽搐,有似中风之状,更有口噤咬牙,角弓反张,此气血大虚之恶候。”治法参见产后病痉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74.htm

治法_【中医宝典】

...治法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它与治疗原则不同,原则是指导治法的,治法是原则的体现。如脾气虚证,首先确立扶正以祛邪的治疗原则,然后在此原则指导下采用补气治疗。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大法又称基本治法,概括了具体治法中共性的东西,临床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26.html

产后身痛_【中医宝典】

...沉细。 3.血瘀 产后遍身关节酸痛或疼痛较剧,关节屈伸不利,恶露下行不畅,下腹疼痛拒按。舌紫,脉弦。 4.感邪 遍身骨节疼痛,伸屈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剧痛如刺,或肢体肿胀,重着不举。苔薄白,脉细弦。 【分型治疗】 1.血虚治法:补气养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64.html

产后腹痛的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产妇在分娩后由于子宫收缩而引起的腹痛叫做产后腹痛。临床症状是产后1~2天出现腹痛,3~4天自行消失。重症患者持续时间较长,哺乳时腹痛明显,同时子宫变硬,恶露增加。一般分为血虚、血瘀2型。 一、血虚 (一)症状 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喜揉,...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17.html

产后大便难_《女科宝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液和中气,一、血枯液燥「主证」 产后大便干结,数日不行,或解便时艰涩难下,面色萎黄,口干舌燥,皮肤不润。脉弦而涩。「病机」 血枯液燥,肠失濡润。「治法」 养血增液,润肠通便。「方药」 四物汤(《和剂局方》)合增液汤(《温病条辩》)加味。当归...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baojian/1089-11-7.html

产后尿潴留中医诊疗技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低微;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 益气盛清,化气行水。 [方药] 补气通脬饮。主要药物:黄芪、麦冬、通草。若产妇多汗,烦渴咽干,加生地黄、沙参、石斛、五味子;若伴腰膝酸软者,加杜仲、巴戟天。 2.肾虚 [证候] 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34.html

产后心痛_《胎产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详矣。治法当散胃中之寒气,消胃中之冷物,必用生化汤中加散寒消食之佐,无有不安。若绵绵痛,可按而止,又问无血块了,则当虚论而加补也。其产后心痛腹痛,二症相同,因寒食上攻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此二症治法亦大约略同,俱宜用生化汤,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chanzhinan/795-13-24.html

产后痉证_《女科宝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新产之后,发生项背强直,四肢搐搦,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者,称为“产后痉证”。【病因病机提要】本病多由产后亡血伤津,或风痰壅盛,筋脉失养,或接生不洁,邪毒乘虚直犯筋脉而致。一、血少津亏 产后失血太甚,或产后误汗、误下,伤津亡血,以至筋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baojian/1089-11-3.html

产后腹痛_《女科宝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生产之后,出现以小腹疼痛为主症者,称为 “产后腹痛”。【病因病机提要】本病多由产后血虚,胞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 或寒凝血瘀而致。一、气血亏虚 产后失血较多,胞脉失养,或气虚血少,运行无力,气血迟滞,不荣胞脉,发而为病。二、瘀血阻滞 产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baojian/1089-11-5.html

产后出血_【中医宝典】

...【概述】 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超过500毫升者,称为“产后出血”。如处理不当可引起死亡,也是产后死亡原因之一。临床绝不能机械地把500毫升的出血量作为产后出血的惟一诊断指标,因为在估计出血量时,一般往往少于真正的出血量,故产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58.html

共找到40,0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