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肿瘤标志物,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或者是宿主对癌类反应性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可能是循环物质,可在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出现,人们能利用化学、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血液或分泌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地检测。通过对这类...
...携带者,发病前无征兆或者征兆不明显,慢性乙肝中有1%的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癌,感染乙肝病毒是诱发肝癌的因素之一。 尽管发病几率不大,乙肝病毒携带者也要定期去查肝功、乙肝病毒标志物,如果发现乙肝病毒还在复制感染,并且转氨酶升高,应立即使用抗病毒药物...
...肝病年会发布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替比夫定在该方面优势明显。采用替比夫定治疗4年,患者累计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为54%;而对于接受替比夫定治疗24周时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的患者,4年的累计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更是高达66%。 我国有9300万...
...在世界上首先报告肿瘤标志物的是1846年由Bence-Jones发现在尿中有一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成凝溶状态的蛋白质,后经证实这是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浆细胞所产生,由尿液排泄的蛋白质,并被命名为B-J蛋白。100多年后,人们对这种蛋白质又...
... 应与其他的继发性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相鉴别。如乙肝相关性肾炎,根据病毒血清学及肾脏组织乙肝病毒抗原标志物可以鉴别。冷球蛋白血症临床与病理均与该病相似,但很少见,并且前者有相应的全身表现,病理有肾脏小血管炎和透明血栓形成提示为继发性的病变。...
...发表在最新一期胃肠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可能具有cd8+t细胞免疫逃避突变,大量反应性宿主免疫应答的出现也可导致乙肝病毒的清除。 英国伦敦皇家自由大学医学院的simona.whalley博士指出,急性乙肝是一种高度动态的人类...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阴转率分别为33%、23%和7%(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分别为54%、51%和27%(P<0.01);治疗后肝组织病变改善率(Knodell积分下降≥2)分别为59%、53%和25%(P<...
...肿瘤标志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至今为止,具有明确诊断作用的标志物不是很多,但有不少标志物经过临床实践已被大家熟悉和应用。...
...肿瘤标志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至今为止,具有明确诊断作用的标志物不是很多,但有不少标志物经过临床实践已被大家熟悉和应用。一、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在人类发育过程中,许多原本只在胎盘期才具有蛋白类物质,应随胎儿的出生而逐渐停止合成和...
...据新华社讯天津市传染病医院曾通过拉咪呋定对66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治疗,这些患者的下一代没 有发现异常情况。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