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俗称"大脑炎"。乙脑病毒是由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乙脑患儿在以往死亡率极高,我国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了死亡率,存活者增加,故后遗症患儿增多。 乙脑后遗症主要有智力落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及吞咽...
...新闻背景: 为有效防止疫情传入我国,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卫生部办公厅和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9月8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 今年以来,登革热在亚洲、美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暴发流行,并呈现出发生早、传播迅速、暴发...
...患者,其中有超过500例死亡病例。新加坡伊蚊(传播登革病毒的蚊子)肆虐,新加坡环境局已经将全国6处列为登革热肆虐区。香港地区进入2004年后已发生9宗登革热,全部是输入个案。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热带传染病,分为普通登革热、出血性登革热和登革...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
...的病名源于西班牙语,是形容患者由于发烧、关节疼痛导致走路时步履蹒跚、步态造作。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地区性流行急性,死亡率一般在0.1%左右,但东南亚某些地区病死率有时可高达30%至40%。 最早有记录的登革热发生在1779年,在...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iphalitits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
...本品系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接种地鼠肾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另入甲醛溶液将病毒灭活后制成,为橘红色透明液体,含硫柳汞防腐剂,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接种对象主要为6个月~10周岁儿童和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用法1.于上臂外侧三角肌...
...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是严重危害儿童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致死率很高。导致儿童感染乙脑的原因是蚊子叮咬,本来乙脑是猪病,当蚊子叮吸了猪血以后,猪身上的乙脑病毒就到了蚊子身上,从此在...
...急性乙型脑炎患者在发病后第七天,可产生特异性抗乙型脑炎病毒抗体IgM (EPBV-IgM),2~3周达高峰,故检测EPBV-IgM,有助于对急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 检查时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或脑脊液2ml进行测定。 ...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有关疫情信息和咨询灭蚊、防蚊等个人防护措施。 据悉,去年检验检疫部门曾从入境旅客中查出3例登革热患者,其中一例患者为北京居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