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_辨证莫受西医诊断影响--跟师路志正教授日记(五)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夹其他邪,一同为患。此例肝风挟痰浊上干清窍,清空受扰,神明不安则眩晕。路老说:现在中医师,很容易受到西医诊断影响,而忽视四诊辨证,甚至废弃四诊,单纯凭借西医诊断处方,一见到眩晕就用清肝熄风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正如《傅青主女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2-5.html

胡希恕_胡希恕运用经方三浅析 位 性 方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金匮要略》载方证颇多。需要指出是很多人认为经方就是方证相应,如忽略了理论指导,就会流于肤浅。胡希恕先生方证不同于简单方证相应,而是在八纲辨证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辨证论治毫不抵触,而是密不可分割。但由于疾病是复杂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xishu/1162-2-1.html

“三”、“三衡”论膏方_膏药常识_【中医宝典】

...,有助于抓住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中的基本病理变化。 三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精华。体质是辨证基础,辨证紧密联系环节,辨证是决定选方用药关键。把这种辨证方法称为体质、辨证“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以其重视体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13.html

浅论中西医研究对象方法_【中医宝典】

...整体思维和方法论上有其优越性,但在分析还原层次上又有明显不足。西医则相反,重视分析还原而易忽略整体。因此,必须把中西医学研究对象更加具体化,方能使人更好地了解中医学和西医学。 辨证论治是中医最基本观念之一。辨证是论治前提,而“证”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40.html

西医肝脏概念_肝病认识肝脏_【中医宝典】

...较抽象概念,如人精神情志活动等都涉及中医功能范围。同样,中医"肝病"概念也有别于西医所指肝脏中医肝病范围是以肝功能失调和其经络循行部位所引起病症为主,主要是一组病症概念,由于中医肝胆生理功能上特性及经络循行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6535.html

中医男科研究现状展望_【中医宝典】

...中医临床学科命名习惯,如中医女性医学命名为“甘草等。 4、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呈现整体局部,辨证,中西医药及内服外治相结合状况。杨吉相以前康宁冲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精浊,湿热瘀阻证)100例显效率68%,总有效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988.html

中医西化中医现代化--兼谈如何认识中医科学性_【中医宝典】

...方式。所谓“西医生物医学观念、理论、方法”,外延太广了些,它确切内涵是什么文中并没有明确说明。现在中医西化说法已经流行起来,可是对中医西化界定却仍然模糊。中医学了西医就是西化么?以西医知识阐释中医就是西化么?这种模糊认识已经在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39.html

一个西医眼中中医_【中医宝典】

...断言,中医核心理论不仅是科学,而且完全可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来解释,中医西医两种理论也并不矛盾。 中医理论虽复杂深奥,但在现代科学理论中随处可见它踪迹。我这里所说现代科学理论,除全部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理论外,还包括现代物理学、化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55.html

裘沛然_三、理化检查指标用药依据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蛋白尿于不顾”,根据对本病认识,采用补气摄精,利湿泄毒等攻补兼施之法,因人制宜,随证消息,使不少病例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恢复正常。裘氏认为,理化检查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西医和观察中药效参考,但在辨证施治时则不可受...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7-3.html

中医学发展方法论中西医结合研究定位_【中医宝典】

...研究。临床研究应在提高疗效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辨证相结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个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提高了疗效;二是宏观辨证微观辨证结合,扩大了中医辨证内容,为中医诊断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078.html

共找到1,093,1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