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治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有灰白色假膜,不易剥落,强拭则引起出血等。烂喉痧系疫火内蕴,初起有风热证候,宜辛凉清透;白喉系燥火伤阴,起初有阴虚肺燥证候,宜“养阴清肺”。这是辨证施治辨病施治相结合。二是中医辨证施治有不少是从主证入手,如“头痛”即是一例。外感头痛常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21.html

开拓思路充实内容完善中医眼底病辨证方法_【中医宝典】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眼底病的辨证方法,使既能突出专科特色,又切合实际,提高疗效。 ——编者按 眼底病包括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和涉及玻璃体的病变,在中医属“内障”范畴。“内障”泛指瞳神及瞳神以内的眼病,由于在应用眼底镜以前,眼底无法查见,所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34.html

辨证施治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运用中医诊断方法,对于病人复杂的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这是“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这是“施治”。例如患者初起有头痛、身热、自汗、微畏寒、口渴、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症状,经过分析综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324.htm

李堪印:疗骨伤当辨位与辨证结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解剖学观点,又是中医传统理论的延伸,并提出了骨伤科疾病在诊断上要分型、分类,治疗上应施行不同的方法,从而把骨伤科的治疗原则确定为:局部整体兼顾,辨证辨位结合,手法治疗药物治疗并重,传统医学理论现代医学技术紧密结合。 “辨位施法”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61.html

疖病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疖病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诊断 1.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系内蕴湿热,外感毒热邪,热毒不得外泄,住阻于肌肤而发病。 2.辨证分析 本病初起为红肿疼痛明显,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口干、尿黄。舌质红,舌苔白或薄黄,脉微数。辨证属于湿热内蕴,复感毒热邪。 鉴别 常需以下...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JieYuJieBing258930.htm

诊断概要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术】

...的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可对眼病的转归和预后作出估计。诊断眼病,不但要运用中医诊断疾病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必须结合眼科的特殊情况进行。尤其在当代,随着现代科学检查设备技术的引进,中医眼科的诊法和辨证已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得到了深化和...

http://qihuangzhishu.com/82/19.htm

钱伯文_二、辨证辨病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全面反映了一种疾病在人体各方面的异常变化。导师依古人训,并汲取现代医学精华,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弥补了中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不足,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工具,通过物理生化等各方面的检查,作出较正确的诊断和从病因学角度上找出治疗依据,消除致病因素...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anbowen/476-3-2.html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盈虚,血脉营卫通塞,固非耳目所察,必先诊候以审。”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1-1.html

辨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_【中医宝典】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478.html

诊断基础_中医诊断_【中医宝典】

...的起源发展(一) 舌诊时脉诊的冲击(二) 舌诊时脉诊的冲击(一) 舌诊脉诊发展的时间差别 舌诊脉诊结合的临床意义 什么是病证结合 什么是诊法合参 什么是中医诊断学 什么是中医诊断中的症、证、病、辨证 生活脉象 时异生活条件对脉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duanjichu-790-1.html

共找到616,7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