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基础_中医诊断_【中医宝典】

...在现代诊疗疾病中的意义 脉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 脉症的取合 明清以来对脉机研究的进展(二) 明清以来对脉机研究的进展(一) 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 如何认识和发展以脉机 色诊与皮肤介绍 的起源与发展(二)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duanjichu-790-1.html

合参之望诊闻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濡养,故通过可以直觉观察到病变所属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盈亏,邪的性质及浅深。望舌苔要注意苔色和舌质的变化。舌质淡红为平人,淡白为气血亏虚,红绛为热盛伤阴,青紫为血瘀。苔色有白、黄、灰黑之分,白苔主表、主寒,薄白而润为常人,薄白而干为表证津...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74.html

的起源与发展(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有关的论述在医籍中最早见于《内经》,如《紊问·脉要精微论篇》说:“心脉搏坚而长,当卷不能言。’’因手少阴心经起于心,挟咽喉,因心有,面引起“卷不能言”的症状。 《素问·热论篇》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2.html

中医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盛衰、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疾病的进退等,还可以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1.判断正气盛衰 舌质红润,气血旺盛;舌质淡白,气血亏虚。舌苔薄自而猾,甲气旺盛;光无苔,胃之气阴衰败。 2.位深浅 舌苔薄白,疾病初起,位在表;舌苔厚,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2.html

与潜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潜是先兆症产生的土壤,是揭示潜的途径。只有突出,才能打开先兆症通向潜的通道……第一节 被忽视的根源一、中医思维方法的因素中医思维方法的特点是宏观的、整体的和封闭的,观察疾病的方法长期处于黑箱循环式,并且是直观的,综合为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4-7.html

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八片锦白霉苔白如枯骨白苔络脉色相剋剥苔布指参伍不调操纵察目沉脉迟脉齿痕齿燥赤如[血不]血初持,久持春弦春应中规唇焦唇裂唇肿唇紫从外测内促脉寸、关、尺寸口错语大骨枯槁大脉大肉陷下代脉单按、总按弹石脉得神跌阳脉冬石冬应中权动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izhen-2717.html

论诊病须知四_《知医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未尝不可望而知也。至望其,尤属紧要。盖在脏腑,医非卢扁,何能视见?而有可见者,除二便外,则为要。之可推测者最多。《伤寒鉴》三十六,不可不晓。《张氏医通》加至一百二十,其绘图大半以苔之裂纹为,以为精详,实多造作,徒乱人意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bibian5718/305-6-0.html

陆德铭_论中医外科的与辨证关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30~31摘要: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和治疗产生于人体体表的一系列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经历代不断的总结和整理,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临床诊治首先,把与辨证相结合成为其最主要的临床思维特色,现试就此做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9-7.html

《四抉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十问”为主,并问人品起居,嗜欲苦乐,使人知受病之本源;切诊详述部位、方法,以及脉总论,并仿《濒湖脉学》的体例,列述29脉的形成、鉴别、主等。博采众说,为中医诊断专着中内容比较完备者。末附《管窥附余》一卷,介绍原脉体用,重点分析浮、沉、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3.htm

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五六日,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鞭满面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151条:“脉浮而紧,面复下之,紧反人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结胸与痞证在腹上的差别,描述得非常诸楚。《金匮要略·疟脉症并治》:“疟不差,结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9.html

共找到435,5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