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紧属于复合因素的脉象,它具有形和力度的变化,紧是在张力强亦即弦的基础上,加以指下有不稳定感的,所以有牵绳转索,左右弹人手之说。 紧在早期的医籍例如《内经》中记载的不多,似尚在形成的过程中,例如:“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5.html

二十八及主病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轻取中取均不应,沉取始得坚着不移,亦称沉弦实。 临床意义:由阴寒内积,阳气沉潜所致,多见于阴寒内盛,疝气癥瘕实证。 沉类其他对比:沉、伏脉、。 3、 脉象特征:极软而沉细的称为。切脉时沉取方得,细而无力。 临床意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4.html

脉象的鉴别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说明了脉象鉴别的方法,即用近似脉象相比的类比法(还有用相反脉象对比的对举法),这是鉴别相似的好方法。现将一些相似鉴别如下: 浮与虚、芤、散:四者相类似,其位均表浅,但不同的是浮泛泛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形不大不小;虚形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7.html

正常脉象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脉象有胃、神、根三个特点。有胃:有胃气的脉象,古人说法很多,总的来说,正常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便是有胃气。即使是病,无论浮沉迟数,但有徐和象者,便是有胃气。有胃气,则为平脉,少胃气,则为病变,无胃气,则属真脏...

http://qihuangzhishu.com/92/27.htm

中医脉象洪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描述例如,如线、如丝、如发、如细流溪水等等,可作为参考。 5、细亦可以与其他有关脉象或因素结合而构成其他非单因素脉象(例如浮细无力为濡,沉细无力为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1.html

生活与脉象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常有变,决非刻板的公式。清·陈士铎《辨证录》日:“可凭,叉不足凭。”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要求医生,要知常达变,才能了然于心而明确诊断。 2、饮食与脉象,饮食与脉象显而易知者如酒后多数,饭后多洪缓有力,久饥。饮食伤、重点在于五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1.html

中医切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脉象 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洪脉 中医脉象滑脉 中医脉象介绍 中医脉象结脉 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芤脉 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 中医脉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中医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宝典】

...的形成原理,一言以敝,乃气与血耳。乃血脉,赖血以充盈,靠气以鼓荡。正如《诊家枢要》亦云:“得其理,则象可得面推矣。是也,求阴阳对持统系之间,则启源而达流,因此面识彼。无遗策矣。” (一)气的变化对脉象的影响 1.气盛:气有余,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7.html

脉象变动病理方面认识(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晦仆。”“诸过者切,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紊问·平人气象论》说:“盛滑坚者曰,病在外;小实而坚者,病在内.;以涩,谓之久病;浮滑而疾者,谓之新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3.html

诊_【中医宝典】

...正常脉象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又称平脉或缓。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至数来去清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共找到550,8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