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之上,有青筋直视者,乃肝热也,方用柴胡 半夏( 各参分) 白芍 茯苓( 各壹钱) 当归 白朮( 各伍分) 山查( 参个) 甘草( 壹分)水煎服。有青筋横现者。 亦肝热也。 直者风上行。 横者风下行。 用前方加柴胡( 伍分) 麦芽( 壹...
...或问曰,子云∶外症分门类治,其立意勤矣,用心仁矣。古之外症,又有所谓瘤者,不知从何而起,从何而成,未尝有痛痒苦楚,无寒热脓血之灾,突然而生,如有物伏于其中,大便于人者,是何而然也?答曰∶瘤者,流而积,积而聚,聚而成也。乃人身之滞气,浊血结聚...
...黄瘤(xanthoma)是以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的脂质沉积性疾病。吞噬有脂质的细胞局限性聚集于真皮和肌腱,临床上表现为黄色、桔黄色或棕红色丘疹、结节或斑块。常伴有全身性脂质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系统等损害,可原发也可继发于其他系统性疾病。...
...目录 《青囊秘传》耳脓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青囊秘传》:耳脓散【处方】水龙骨(煅)3克 海螵蛸3克 飞青黛3克 枯矾1.5克 五倍子(炒黄)3克 煅黄鱼齿1.5克 细薄荷1.5克 梅片0.9克 川雅连0.9克 蛀竹屑0.9克 ...
...凡瘀血、浊气、痰饮停留于体表组织而产生的赘生物,中医称为瘤。《诸病源侯论》曰:“瘤者,皮肉中忽肿起初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又不结强,言留结不散,谓之瘤。”本病各处可生,或发于皮肉之间,或发于筋骨之内。根据中医历代文献,大多数为六瘤,除...
...浮梁李生.得背痒疾.隐起如覆盆.无所痛苦.惟奇痒不可忍.饮食日减.无能识其为何病.秦德立见之曰.此虱瘤也.吾能治之.取药敷其上.又涂一绵带绕其围.经夕瘤破.出虱斗许.皆蠢蠕能行动.即日体轻.但一窍如箸端不合.时时虱涌出不胜计.竟死.唐小说...
...或问曰,子云∶外症分门类治,其立意勤矣,用心仁矣。古之外症,又有所谓瘤者,不知从何而起,从何而成,未尝有痛痒苦楚,无寒热脓血之灾,突然而生,如有物伏于其中,大便于人者,是何而然也?答曰∶瘤者,流而积,积而聚,聚而成也。乃人身之滞气,浊血结...
...◎额印堂、山根:额红大热燥,青色有肝风,印堂青色见,人惊火则红,山根青隐隐,惊遭是两重,若还斯处赤,泻燥定相攻。◎年寿:年上微黄为正色,若平更陷夭难禁,急因痢疾黑危候,霍乱吐泻黄色深。◎鼻准、人中:鼻准微黄赤白平,深黄燥黑死难生,人中短缩...
...傅薪集》:吹耳散【处方】水龙骨(煅)1钱,海螵蛸1钱,飞青黛1钱,枯矾3分,五倍子(炒黄,1钱),黄鱼齿(锻)5分细,薄荷5分,梅片3分,川雅连3分,蛀竹屑3分,石榴花瓣(炙脆)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耳疳脓水不止。 【摘录】《...
...【方歌】耳疳时出黑臭脓,青震白缠黄色聤,胃湿相兼肝经火,红风偏肝血热成。【注】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宜柴胡清肝汤主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