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文献研究来说,如其他的科研工作一样,陷于停顿状态。直到七十年代初期,这方面的工作以一些科研工作者对中医名词术语的整理研究为标志。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大学)的科研工作者合编的中医工具书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于1973年由...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2.htm

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秦汉时期临床各科成就 一、伤寒的研究、总结发展 二、内科 三、外科、骨伤科皮肤科 四、妇产科 五、小儿科 六、五官科 七、口腔科 八、针灸科 九、法医 秦汉时期医史研究和文献整理 一、史记中的医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index.htm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B,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多学科多途径地逐步揭示了中医学理论的奥秘,使中医学理论出现了不断深化、更新,并有所突破的态势。在中医学文献的系统整理研究方面,以中医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为标志,构筑了中医基础理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1-1.html

中医典籍生存危机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馆藏第八位、华东地区第三位。其中,医说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新安医籍,备急千金方婴童百问共同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如此不遗余力地搜寻、整理、保护中医典籍文献,有何现实意义?记者带着疑问来到省中医学院。 尽管正值暑假,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76.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除系统阐述医学问题外,还涉及哲学其他自然科学的知识。就医学内容而言,包括人体解剖、藏象、经络、气血津液、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治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7.html

评温病学门径――评温病正宗_【中医宝典】

...,辑录了大量温病书目和文献原文,对了解温病学说的概貌,确是一部较好的登堂入室的门径书。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陈熠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18.html

回医研究传来春的消息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研究者开办了固原地区中医研究所。这是宁夏首家民办性质的回族中医药研究机构。 1997年,宁夏中医院成立 “回族医药研究所”,主要从事回族医药文献挖掘整理和研究。 2005年,首家回族医药研发企业——宁夏伊正回药有限公司在固原市揭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53.html

宋人整理千金要方4特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情况还有“治眼病方”。宋校本则将这些方剂调整到卷六·七窍病上,是按发病部位编排方剂,增强了七窍病的分类证治的系统性。 重实用性 检宋校本30卷,无宋人校改原文的任何标志。详而论,宋人全面整理千金要方,正其讹谬、补其遗佚、删其重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35.html

中医的生命智慧——<黄帝内经>中的长寿_【中医宝典】

...中医的生命智慧。 <黄帝内经>中的长寿一书,以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条文为纲,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理论进行全面阐述。该书紧密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对其中深刻的生命科学内涵及“治未病”理念进行阐述。该书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915.html

中医药文化内涵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各级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强化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不妨通过开展急救技能操作竞赛、中医特色技术竞赛、医疗规范知识竞赛、医疗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浓郁技术进步氛围。同时,充分利用我省新安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搜集、整理古籍文献挖掘、提炼...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22.html

共找到688,2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