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方药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就是寒、热、温、凉种药性。药性的寒凉和温热是与病证性质的热性病证、寒性病证相对而说的。能够治疗热性病症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连是寒药,治热病泻痢;茵陈蒿微寒,即是凉药,治黄疸身热。能治寒性病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是热药,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iqi_sixing-642.html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_《针灸甲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头项痛,腰脊背强。《素问》无背字。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素》下有经络二字皆受病而未入于腑《素问》作脏者,故可汗而已。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

http://qihuangzhishu.com/661/96.htm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论》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方法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3. 对后世的影响 从整部《伤寒杂病论》来看,实际上已概括了中医的望、闻、问、切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以及汗、吐、下、和、清、温、补、消等八种治疗方法。该书正式确立了辨证论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寒青退热汤治疗小儿发热 王应麟儿科临证经验4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治疗小儿高热应以祛除邪毒为主,兼顾正气阴液不使受伤为大法。临床用药,首先考虑小儿稚阴稚阳之体,不宜过用解表发汗、宣散辛燥及苦寒降泻之药,以防过于耗营伤气。而应以清解邪热,育阴和中,兼用清肺肝之药,以达祛除退热之目的。本文完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314.html

中医治疗外感风热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薄荷 薄荷油 蝉花 蝉蜕 华东瘤足蕨 湖北贝母 忽布筋骨草 卷毛婆婆纳 良藤 马兰 蔓荆子 毛冬青 前胡 山白龙 兴安薄荷 心叶荆芥 岩七 岩青兰 中药主治:外感风热 贝母 蝉蜕 浮萍...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waiganfengre.html

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 雪灵芝 翼首草 中药主治:外感发热 爵床 人参 羊肉 鸭跖草 中药主治:外感发热葛根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waiganfare.html

外感病因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表证,也都称为“外感病”。所以,称六淫为外感病的病因。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加以抽象概括而来的。六淫为病,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7-1.html

中医治疗外感风寒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防风 凤尾茶 广玉兰 金叶子 鸡爪草 罗勒 毛叶西香罗勒 牛毛毡 羌活 肉桂叶 沙糖根 蛇头细辛 水藿香 香椿子 香薷 仙茅参 细芦子藤 盐匏藤 一枝黄花 云南金莲花 浙江铃子香 珍珠风 中药主治:外感风寒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waiganfenghan.html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医家寻求古训,融会新知,救治了大批患儿。例如,在治疗重症热病时,徐小圃擅用温阳药物回阳救逆,奚咏裳善取寒凉药物清热保津,就是这一时期外感病寒、温两大学派的杰出代表。...

http://qihuangzhishu.com/79/5.htm

热病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热病指夏天的暑病,指一切因外感引起的热病。 【热病】 含两义:指夏天的暑病,指一切因外感引起的热病,见《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即指广义的伤寒。泛指热性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35.html

共找到551,5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