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应用分,则可分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两大类;以对疾病的认识、治疗和预防的医疗行为过程分,则可分为基础医学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和养生康复医学学科三大类。1.基础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整个现代中医学科群的基础,其主要内容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http://qihuangzhishu.com/44/3.htm

理清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思路——李振吉谈973中医专项研究_【中医宝典】

...研究者要特别关注三个基础理论相关问题:中医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语言总结了医学、自然科学的规律,其哲学外壳包有科学内核;中医理论主要从实践中来,其规律是从临床实践总结经验,再用于临床实践,然后在理论方面进一步升华;中医注重宏观。而西医学是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11.html

藏医的原理——基础理论_【中医宝典】

...藏医的原理——基础理论 藏医有自己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些理论中,三要素学说是它的核心内容之一。 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藏语的译言)这三种要素是构成人体并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及其能量的基础,同时也是产生一切疾病的根本因素。因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76.html

阴阳失调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

http://qihuangzhishu.com/44/116.htm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0.html

阴阳学说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思过半矣”(《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的含义1.阴阳...

http://qihuangzhishu.com/44/6.htm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

http://qihuangzhishu.com/44/1.htm

杏林焕彩仰春晖——记我的从医之路_【中医宝典】

...悬壶济世。 在我学龄前的记忆中,最早得到的知识是父亲用儿歌方式口授的《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学习,反复阅读中医经典;有父亲的言传身教,我开始了寻因把脉,临床辨证。 由于家庭与中医药的渊源和积愫,加之从小打下的基础,我在学习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31.html

再谈中医的发展_【中医宝典】

...、调补肺肾原则救治重症肌无力危象的研究就是对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中医特色 中医的人才培养决定了中医能否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当代名老中医日愈减少,中医人才培养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因此,中医人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1.html

近代中医基础理论和医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除在固有理论体系范畴内不断有所发展外,同时由于西医学的传入,为中医学引进了一个参照系统和竞争对手,在对人体与疾病的认识方面吸收了部分西医的观点,一些新的概念或学说深入到人们思想中,例如生理、病理、解剖、诊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6.html

共找到399,5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