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小论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为主,挟湿热者又宜清热渗湿;妇人腹痛宜通调气血为主,必须按寒、热、虚、实用药;瘕瘕宜理气散结,破血瘀,然必察正气盛衰,酌用攻补。总之,对妇科的治疗,只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施以辨证的治疗,可以收到满意疗效。...

http://qihuangzhishu.com/81/103.htm

_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风指因情志郁结而形体瘦削的一种证侯。 【风】 古病名(见《素问.阴阳别论》)。指因情志郁结而形体瘦削的一种证侯。妇女则见经闭,其发展可因血虚气郁而生内热,阴液不断被消耗,故形体日渐消瘦。《张氏医通》说:「风者,发热消瘦」。...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470.html

张仲景与《伤寒论》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因此也就促进了医学家们对疾病防治的认识,在从事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其中最具价值的要推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 张仲景生平的历史考证 张仲景,名机,南阳(相当现在河南省西南部一带)人,汉灵帝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3.html

润燥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源流犀烛》止润燥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源流犀烛》:止润燥汤【处方】升麻4.5克 杏仁 桃仁 麻仁 当归身 荆芥 知母 黄柏 石膏各3克 熟地黄6克 柴胡2.1克 甘草1.5克 川椒 细辛各0.3克 红花...

http://zhongyaofangji.com/z/zhixiaorunzaotang.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因阳明热盛伤阴所致的谷善饥,饮食不荣肌肉之证。即消渴。《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二阳指阳明。后世将分类三类。《医述·三》:“有三,曰消渴,曰中,曰肾。”《景岳全书·证谟》:“证有阴阳,尤不可不察。如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250.htm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是内科学术全面发展并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其特点,一是围绕金元四家与古代医学理论及医疗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所出现的不同学术流派及其学术争鸣,主要是以薛已、张介宾、赵献可等医家所代表的温补派对刘完素、朱丹溪医学主张所展开的论争,这种学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3.htm

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又称“肺”或“鬲”。以口渴多饮为主症,有偏热偏寒的不同。如见口干舌燥、小便多,舌红苔黄的,是偏热证,是因胃火或心火熏灼于肺,使肺阴耗伤所致。如见饮一溲二,迅速消瘦,倦怠无力,气短、脉沉迟的,是偏寒证,是因气津两伤所致。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angxiao-2157.html

_广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白色为寒,赤白相为冷热不调,然不若姑以此法辨之。凡痢疾有冷热虚实,一时脉证未明,全在医者子细详察,不可执脉。(《管见良方》)诸有积,以肚热缠痛推之。诸有气,以状如蟹渤验之。(《直指》)泄痢之,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滞则...

http://qihuangzhishu.com/483/75.htm

桂林古本《伤寒论》简介_《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桂林古本《伤寒论》是其中之一种。本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一九五六年为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本书包括六经辨证、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1-0.html

谷善饥_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谷善饥为消渴病主要症状之一。 【谷善饥】 消渴病主要症状之一,“谷”,指消化食物;“善饥”,即容易饥饿。是形容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胃阴损耗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73.html

共找到1,178,3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