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著作。①清·柯琴编注。四卷。书成于1669年。柯氏在编注此书时,贯串了“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思想,对《伤寒论》原文逐条逐句地加以研究、校正。编法上的特点是“以证为主分篇汇论,挈其大纲,详其细目。证因类聚,方随证附,...
...伤寒著作。①清·柯琴编注。四卷。书成于1669年。柯氏在编注此书时,贯串了“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思想,对《伤寒论》原文逐条逐句地加以研究、校正。编法上的特点是“以证为主分篇汇论,挈其大纲,详其细目。证因类聚,方随证附,...
...目录 《三因》茯苓苏子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茯苓苏子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三因》:茯苓苏子丸【处方】茯苓2两,苏子2两,杏仁(去皮尖)2两,橘皮1两1分,防己1两1分,葶苈(纸炒)1两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目录 《外台》半夏苏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半夏苏子汤【处方】半夏5两(洗),苏子1升,生姜5两,大枣40个(擘),橘皮3两,桂心3两,甘草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卒上气,胸心满塞。【用法用量】水7升,煮取2升7...
...药汁,置中火上煮熬成粥。【作用】益气养阴,润肠通便。适宜于老年津亏便秘、习惯性便秘或产后便秘等。《医方论》麻仁苏子粥火麻仁 紫苏子等分洗净,合研,再用水研取汁煮粥啜。气血亏虚,不可通利,惟此润导之法最宜。《冯氏锦囊秘录》麻仁苏子粥治产后大便...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茯苓苏子丸治面肿,小便涩,心腹胀满。茯苓 苏子 杏仁(去皮尖,各二两) 橘皮 防己 葶苈(纸炒,各一两一分)上为末,蜜丸,如小豆大。以桑白皮汤下三十丸,食后服。【料简】夫洪肿,门类极多,自正水之余,有风水、皮水、石水、...
...病统之。即其化热之后病兼阳明,然亦必先入足阳明,迨至由胃及肠,大便燥结,而后传入手阳明,安得谓温病入手经不入足经乎。由斯知,《伤寒论》一书,原以中风、伤寒、温病平分三项,特于太阳首篇详悉言之,以示人以入手之正路。至后论治法之处,则三项中一切...
...用于湿浊中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呕吐泻泄,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目前市场上常有用艳山姜冒充砂仁。砂仁与艳山姜虽都为姜科植物,但不同属,且性味、归经、所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能主治均有所不同,当从以下三方面明辨之。 第一,从形状上看,...
...国语辞典 本指烏鴉聚集於在位的小人之屋,人民當求明君而歸服。語出詩經.小雅.正月:「瞻烏爰止,于誰之屋?」後用以比喻因亂世而無所歸依的人民。後漢書.卷六十八.郭太傳:「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為閹人所害,林宗哭之於野,慟。既而歎曰:『人之云亡...
...关键词:《伤寒论》一书是否经过王叔和的编次整理,仍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权威性的教科书和医史书上对此不宜过分肯定。学术论坛应给这一问题的讨论留下余地。 参考文献 [1]邓曼.中医杂志1995;1(3):5. [2]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