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些药物方面知识。藏医学形成据载:藏历木狗年出生吐蕃王朝第二十八代赞普拉妥妥日年赞(254~374)在位时期,从天竺来了位医生,名为戈齐碧齐和碧戈拉孜在西藏民间行医,传授医学知识,对本医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赞普把他请到永布拉岗王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6.html

三国晋南北朝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从而使《针灸甲乙经》这部专著成为什灸学著作嚆矢,历代对之评价甚高。王焘认为皇甫氏“洞明医术”,认为他这部著作为“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四库总目提要》盛赞皇甫氏这部著作“《内经》并行,不可偏废”。除《针灸甲乙经》外,皇甫谧...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0.htm

清代药物学方剂学进展_【中医宝典】

...一、药物学 整个清代,虽然难以找出具有划时代意义药物学杰作,但也异常繁荣,至少在本草著作数量上空前多,种类空前丰富。 (一)赵学敏《时方歌括》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9.html

三国晋南北朝军事制度、医学教育和卫生保健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年本重印)著名医家。僧垣之子姚最后也成为能医。(二)官办医学教育产生师徒传授和家世相传医学教育方式,都是个别传授方式,造就医学人才数量和技师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随着医药学发展进步,此时期开始出现由政府举办医学教育机构。《唐六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1.html

宋代药物学发展成就特点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事业发达,是我国药物学发展到新的高度鲜明标志。1、药性理论发展:“药理”一词首见于《圣济经》。这一时期解释药效主要方式和依据是“性味”和“法象”。《本草衍义》、《圣济经》对药物“气臭”进一步发挥,创立“气臭学说”,沈括、寇宗奭、钱...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81.htm

三国晋南北朝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科学宝藏》(十三世纪~十四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名字,其中脉学方面内容也《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医典》中有关脉学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旧唐书》载《...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9.htm

孔融著述

...《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今存其集都是明、清人辑本,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 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946.html

三国晋南北朝服石与炼丹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服石基础上产生,“炼丹”最初含义是炼丹砂,而丹砂正是服石首选药品。服食自然丹砂无疑属于服石,而炼服丹砂活动出现也就标志着炼丹术起源。当然,早期炼丹术后来有所不同,因为炼丹技术和设备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改进,“炼丹”含义也就不只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5.html

三国晋南北朝军事制度、医学教育和卫生保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年本重印)著名医家。僧垣之子姚最后也成为能医。(二)官办医学教育产生师徒传授和家世相传医学教育方式,都是个别传授方式,造就医学人才数量和技师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随着医药学发展进步,此时期开始出现由政府举办医学教育机构。《唐六典...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11.htm

药物学迅速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从微至巨”、“从贱至贵”原则,由无机到有机、从低级到高级发展顺序吻合,体现了进化发展思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分类方法,其意义已超出了药物学。3、系统论述药物知识《本草纲目》卷5~52,对各药按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5.htm

共找到959,0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