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法名。①指针刺分、中、层的法。即先至浅层,再较深的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以达到泻实补虚的目的。《灵枢·官针》:“所谓则谷气出者……始之,以逐邪气而来自血气;后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极深之,以下谷气。”②即齐...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413.htm

寒热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十曰阴,阴刺者,左右率之,以治寒厥。此云阴刺者当是扬。详本类前。)专者,大脏。(专者,邪气而专在一脏也,治当求其大脏而直取之,凡五脏皆为大脏。)迫脏背,背俞也,(欲迫取其大脏之气,当其背,以五脏之俞...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6-11.html

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篇自“所谓”至“不可以为工也”,见《灵枢》卷二第七《官针篇》,又见《甲乙经》卷第二。自“凡之属,至谷”至末,见《灵枢》卷二第九《终始篇》,又见《甲乙经》卷。所谓则谷气出者,先绝皮以出阳邪;刺者,阳邪,...

http://qihuangzhishu.com/106/96.htm

禁_《医学纲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是故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gangmu/335-13-3.html

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古代针法的一种。其方法是把针刺入皮下的深度分为层。即先至浅层,再较深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见《灵枢·官针篇》:「始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极深之,以下谷气」)。即“齐”的别名。参见该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anci-2452.html

痈疽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寒热病篇》《素问·骨空论》《长节论》)五脏身有部。(《灵枢·寒热病篇》∶五脏在内而要害系于外者,有部,如下文。)伏兔一,(在膝上六寸起肉间,足阳明胃经之要害也。)腓二,腓者 也,(即小腿肚也。足太阳、少阴及三焦下 之所系者...

http://qihuangzhishu.com/481/320.htm

黄帝内经·素问·要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想了解针刺方面的要领。 岐伯回答说:疾病有在表在里的区别,法有的不同,病在表应当,病在里应当,各应到达一定的部位(疾病所在),而不能违背这一发度。得太深,就会损伤内脏;得太浅,不仅达不到病处,而且反使在表...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32.html

黄帝内经·素问·要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想了解针刺方面的要领。 岐伯回答说:疾病有在表在里的区别,法有的不同,病在表应当,病在里应当,各应到达一定的部位(疾病所在),而不能违背这一发度。得太深,就会损伤内脏;得太浅,不仅达不到病处,而且反使在表...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32.html

黄帝内经·素问·齐论译文

...,则不要伤及骨(以上句指的是,应该,则不能)。 黄帝说: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希望能听听对此的解释。 岐伯说:所谓刺骨不要伤害筋,是说需刺骨的,不可在仅刺到筋而未达骨的深度时,就停针或拔出;筋不要伤害肌肉,是说需至筋的,不可在仅...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36.html

黄帝内经·素问·齐论译文

...,则不要伤及骨(以上句指的是,应该,则不能)。 黄帝说: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希望能听听对此的解释。 岐伯说:所谓刺骨不要伤害筋,是说需刺骨的,不可在仅刺到筋而未达骨的深度时,就停针或拔出;筋不要伤害肌肉,是说需至筋的,不可在仅...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36.html

共找到311,3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