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又如也。毕反欲改下‘又与’为‘人与’,傎矣。”案:王校是也,苏说同。 《墨子闲诂》原文 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与今人之贱人,王云:“‘今’下衍‘人’字。”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
...事莫貴於義也。 」 子墨子自魯即齊,過故人,謂子墨子曰:「今天下莫為義,子獨自苦而為義,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於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處,則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則食者眾,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為義,則子如勸我者也,何故止我?...
...则’字下属为句,故于‘何’下加‘故’字耳。何则,与何也同义。辞过篇曰‘何则,其所道之然也’。《尚贤》篇曰‘何则,皆以明小物而不明大物也’。《荀子·宥坐》篇曰‘何则,陵迟故也’。 《墨子闲诂》原文 秦策曰‘臣恐韩、魏之卑辞虑患,而实欺大国也...
...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于民之善非也,毕云:“‘若苟’二字旧倒,据下文改。” 《墨子闲诂》原文 则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也。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上之为政也,不得下...
...天志上:春秋繁露楚庄王篇云“事君者仪志,事父者承意,事天亦然”,此天志之义也。毕云:“《玉篇》云‘志,意也’,《说文》无志字。郑君注周礼云‘志,古文识’,则识与志同。又篇中‘多’或作‘之’,疑古文‘志’亦只作‘之’也。” 《墨子闲诂》...
...赏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问于若国之士,孰喜孰惧? 《墨子闲诂》原文 我以为必忠信之士喜,不忠不信之士惧。今惟毋以尚贤为政其国家百姓,毕本“毋”改“毌”,云:“‘毌’同‘惯’,下同。”案:毕校非也。毋,语词,说详中篇。使国为善者劝...
...。”此言之三法也。 《墨子闲诂》原文 2、非命中:今天下之士君子卢云“此下当有‘或以命为有’五字。”或以命为亡,我所以知命之有与亡者,以众人耳目之情,知有与亡。有闻之,有见之,谓之有;莫之闻,莫之见,谓之亡。然胡不尝考之百姓之情?毕云“旧...
...大王之事。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请?毕云:“据前篇,当为‘情’。”诒让案:请、情古通,不必改字。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察万民而观之。此谓三法也。 《墨子闲诂》原文 2、非命下:故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务举孝子而劝之事...
...休息,现在先生说:‘圣王不作音乐。’这好比马套上车后就不再卸下,弓拉开后不再放松,这恐怕不是有血气的人所能做到的吧!” 1.夫子曰::旧脱。孙诒让《墨子闲诂》 2.瓴:原错为“聆”。自清毕沅《墨子注》改。 3.不:删除。吴毓江《墨子校注》 ...
...子墨子曰”,或否,疑多非古本之旧,未可据以定为墨子所自著之书也。又此篇所论,大抵《尚贤》篇之馀义,亦似不当为第一篇。后人因其持论尚正,与儒言相近,遂举以冠首耳。以马总意林所引校之,则唐以前本已如是矣。 《墨子闲诂》原文 1、亲士:入国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