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说诵读持受《金刚经》就能洗除自己的罪业——所谓“能净业障”。佛用各种不可思议的比喻,强调《金刚经》的伟大,当然主要还是说其中包涵的佛法义理的伟大。告诉人们只要修持《金刚经》就能获得觉悟,比其他一切供养佛的行为都有效。标目说“能净业障”...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
...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沙门某敬白。开皇十七年十一月。(《释藏》起三,《国清百录》三) ◇ 净土十疑论 第一疑。问: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宜生此三界,于五浊三涂之中,救众生苦,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是无大慈,障菩提道。答:菩萨有二种:二者久...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
...人,从第九品,掌抄写御书。皇朝所置,职同流外也。)亭长六人,掌固八人,熟纸匠、装潢匠各十人,笔匠六人。(皇朝所定。)秘书郎掌四部之图籍,分库以藏之,以甲、乙、景、丁为之部目。甲部为经,其类有十:一曰《易》,以纪阴阳变化;(《经藉志》:归藏等...
...本章以《金刚经》本身的名相作引子,说明不要执著名相本身,而要把握真谛,这才是“如法受持”。从《金刚经》的名称到世界微尘的名称,再到佛的三十二相,乃至善男善女的布施,都是“名”而不是“实”。那么什么是佛法的实呢?就是《金刚经》里的微言大义...
...本章赞美《金刚经》在佛教经典中的至尊地位,是“正教”,当然要顶礼尊重。“尊重正教”,就是尊重《金刚经》,因为这部经典最好地体现了佛法的空无妙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
...东坡先生居黄州时.手抄金刚经.笔力最为得意.然止第十五分.遂移临汝.已而入玉堂.不能终卷.旋亦散逸.其后谪惠州.思前经不可复寻.即取十六分以后续书之.置于李氏潜珍阁.李少愚参政.得其前经.惜不能全.所在辄访之.冀复合.绍兴初.避地罗浮.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