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论·洪范论叙》苏洵 《洪范》其不可行欤,何说者之多,而行者之寡也?曰:诸儒使然也。譬诸律令,其始作者非不欲人之难犯而易避矣,及吏胥舞之,则千机百阱。吁!可畏也。夫《洪范》亦犹是耳。吾病其然,因作三论。大抵斥末而归本,褒经而击传,刬磨...
...谢馆职启 试言无取,锡命过优。进贻朋友之讥,退有简书之畏。�颜就列,抚己若惊。国家取士之门至多,而制举号为首冠;育才之地非一,而册府处其最高。观其所以待之,盖亦可谓至矣。知宝玉、��难得而易毁,故箧椟以养其全;知�便楠、豫章积岁而后成,故...
...日望萧公之入。无由追饯,徒切瞻依。 谢惠生日诗启 伏蒙某官,以某生辰,特贻佳什。允也风人之作,灿然华衮之荣。自省庸虚,惟知愧汗。虽大人占《斯干》之梦,喜获嘉言;而弟子废《蓼莪》之篇,难忘永慕。感佩之素,敷染莫周。 谢求婚启(或题作与过求婚启...
...南京张宣徽启 右巩启:蒙易近藩,获邻乐境。虽未得就诸生之列,请益于《诗》《书》;然足以闻长者之风,仰高于道谊。始敢通笺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载省孤蒙,实为幸会。今者杪秋伊始,严气将升,仰惟吐纳之宜,无爽燕间之喜。伏惟某官言为蓍蔡,行...
...《谢馆职启》苏轼 试言无取,锡命过优。 进贻朋友之讥,退有简书之畏。 靦颜就列,抚己若惊。 国家取士之门至多,而制举号为首冠;育才之地非一,而册府处其最高。 观其所以待之,盖亦可谓至矣。 知宝玉、璠玙难得而易毁,故箧椟以养其全;知楩楠、...
...,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 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扌卑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
...若夫乡党之行,家世之详,则有别传存焉。今举始卒之大概,以表其墓。惟其有之,是以言之不怍云。 「东坡谢张太保撰先人墓表书」 轼顿首再拜:伏蒙再示先人墓表,特载《辨奸》一篇,恭览涕泗,不知所云。窃惟先人早岁汩没,晚乃有闻,虽当时学者知师尊之,然...
...(啟)教也。从攴启聲。《論語》曰:“不憤不啟。”康礼切 (启) 開也。按後人用啟字訓開。乃廢启不行矣。啟、敎也。玉篇引堯典。胤子朱启明。釋天。明星謂之启明。从戶口。會意。康禮切。十五部。此字不入戶部者。以口戶爲開戶也。...
...《奏启》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三篇,以“奏”为主,论述“奏”、“启”两种文体。 本篇分“奏”、“启”两大部分。刘勰把“奏”分为两类来论述:第一段讲一般的奏文,有三个内容:一是“奏”的起源及其含意,二是秦、汉以来奏文写作的发展情况,三是写作...
...《衡论·远虑》苏洵 圣人之道,有经,有权,有机,是以有民,有群臣,而又有腹心之臣。曰经者,天下之民举知之可也,曰权者,民不得而知矣,群臣知之可也,曰机者,虽群臣亦不得而知矣,腹心之臣知之可也。夫使圣人而无权,则无以成天下之务,无机,则无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