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等。参看《且介亭杂文二集·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12〕一九三○年鲁迅因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遭到国民党当局通缉,次年又因柔石被捕,曾两次被迫“弃家出走”,出走前烧毁了所存的信札。参看《两地书·序言》。 〔13〕收入《未名丛刊...
...很少功效。 其中的四篇,原是用日本文写的,现在自己译出,并且对于中国的读者,还有应该说明的地方——一,《活中国的姿态》的序文里,我在对于“支那通”加以讥刺,且说明日本人的喜欢结论,语意之间好像笑着他们的粗疏。然而这脾气是也有长处的,他们的急于...
...,得游学于意大利。这时她和一个女友由佛罗棱萨步行而入罗马,然而这旅行,据她自己说,对于她的艺术似乎并无大影响。一九○九年作《失业》,一○年作《妇人被死亡所捕》和以“死”为题材的小图。 世界大战起,她几乎并无制作。一九一四年十月末,她的很年青...
...全数插入,——这,自然想借以增加读者的兴趣,但也有些所谓“悬剑空垅”〔6〕的意思的。至于关于辞句的办法,却和上卷悉同,兹不赘。 一九三六年四月末,编者。 【注解】 〔1〕本篇最初印入《海上述林》下卷。 下卷《藻林》,版权页署一九三六年十月...
...风尚耳。 《脸谱臆测》是写给《生生月刊》〔7〕的,奉官谕:不准发表。我当初很觉得奇怪,待到领回原稿,看见用红铅笔打着杠子的处所,才明白原来是因为得罪了“第三种人”老爷们了。现仍加上黑杠子,以代红杠子,且以警戒新作家。 《答〈戏〉周刊编者信》的...
...论“文人相轻”》及其注〔8〕。 〔6〕“言行一致”施蛰存在《现代》第五卷第五期(一九三四年九月)发表的《我与文言文》中,曾说:“我自有生以来三十年,……自信思想及言行都是一贯的。” 〔7〕顾凤城在他所编的《中外文学家辞典》(一九三二年乐华...
...\JjTS\R,1891—1967)苏联作家。这里的引文见于他所作的《最后的拜占庭人》一文(据黎烈文译文,载一九三五年三月《译文》月刊第二卷第一期,改题为《论莫洛亚及其他》)。 〔3〕箭内亘(1875—1926)日本史学家。著有《蒙古史研究...
...(1273),左圭又辑刊《百川学海》十集,共一百种,收有汉、晋、六朝、唐、宋各代著作,其中宋人著作,占十分之八以上。 〔3〕《格致丛书》明代万历间胡文焕编。据《汇刻书目》说:“是编杂采诸书,更易名目,古书一经其点窜,使人厌观。且所列诸书,亦...
...《附记》。 〔10〕绍伯的文章题为《调和》,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三十一日《大晚报·火炬》。参看本书《附记》。 〔11〕曾今可(1901—1971)江西泰和人。他曾提倡所谓“解放词”,内容大多庸俗无聊;并与张资平同办《文艺座谈》,攻击左翼文艺...
...1936;三闲书屋《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鲁迅全集》(1一20卷,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