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中药源远流长,中药知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使目不识丁的妇孺也能说出一些药名来。其传播途径有多种,其中戏曲、曲艺、楹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兹撷取一二。 据传后宣宗曾出中药名“白头翁”求对,国子助教温庭筠...
...长春真人)醮于盘山之栖云观,虽旦夕稽首,竟不赐诺,托余以诗请求,才起程前往的。查长春真人诗词以及《长春真人西游记》内,燕京士大夫中,均不见他的名字。 三、南塘老人是张天度的号。南塘,《乾隆三河县志水利·沟洫》云:"不老淀,一名南港,又俗称...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长洲(今江苏昊县)人,除著有闻名于世的《警世明言》、《警世通言》、《警世恒言》外,还编有时调集《桂枝儿》、《山歌》,其中有药名写的一段情书: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
...水源。他平时翻看医学书籍,为药材草写药名,说明药性、品质,宣传药理知识。由于他懂医通药,又擅长于食治,他把收集的方剂著成方书《苏学士方》、《圣散子方》,一生写出了不少有关中药材的诗词,并有精彩故事流传下来。 苏东坡是大文豪,写诗随手拈来,写...
...王老吉缘何网民力挺 我在日本为中医药感到骄傲 五昧宜全不宜偏 西游记中的中医药知识 杏林「聚寶盆」 谚语中医药文化 医馆闲谈 治疗咳嗽的鼻祖 中国古代女医生 中药“秋石”为何物 中药店多称“堂” 中药父爱 中药里的“药名戏” 中医流派与郑板桥...
...在戏剧艺术中,“药名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它巧妙地把中药名称和药物性能及疗效,运用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行当加以编排,使药物人格化。 谈起“药名戏”,自然要说到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汤显祖21岁中进士,官及太常寺...
...《西游补》十六回,明末董说(字若雨)著。它补入《西游记》的“三调芭蕉扇”之后,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酉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时的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主旨“实于讥弹明季...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翻出一些药名的解释,如刘寄奴草,生江东,李时珍释名:按李延寿《南史》云,宋高祖刘裕小名寄奴,微时伐荻新州,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杵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敷之...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赏析】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这是世人皆知的。1925年所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便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毛泽东对长江也有着特殊的感情,繁忙的工作也难消除长江...
...药物学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刊于1753年。作者选出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中的244个医方所用药物159种(目录末记为161种)加以阐解。以药名为纲,结合原书中的方药证治,论述各药药性、功用、主治及用法。书名冠以“长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