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知识是烦恼根源_道家_【文学360】

...读书人痛苦毛病。其实,“绝学无忧”真做到了,反能以一种清明客观态度,深刻独到见解,服务社会,利益社会。 接着,老子便谈道德最高修养标准。“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与“阿”两字,是指我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第二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惟“失臣”之“臣”,当从永乐大典本作“根”,以与首句相应,“根”“君”为韵。 右景龙碑本四十六字,馆本章末注“卅六字”,卅为○字之误。河、王本四十七字,傅、范本四十九字。河上题“重德第二十六”,王本题“二十六”,范本题“重为轻根第二十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2.html

老子第三宋真宗贿赂宰相_道家_【文学360】

...罪过。 我们引用了这一段历史事实,来说明老子这一“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被宋真宗反用前因后果,当然并非老子本意,更不可随便又给老子背上黑锅。 总之,我们不要忘了老子著述本意,首重效法自然道德原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9.html

老子第十为政治国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内涵,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烂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烂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由这一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反对仁义、反对孝慈。只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5.html

老子第二十四企鹅步伐,猩猩醉舞_道家_【文学360】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由第二十二开始,接连到二十五为止,反复地申明,道体自然,切莫乱加造作,因此,当起用因应在万事万物时,亦须效法天地自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4.html

老子第十三天下由来轻两臂_道家_【文学360】

...,见于庄子·杂篇让王篇。 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 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 然而摆之者必有天下。君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 善。自是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5.html

老子第二十一此精不是那精_道家_【文学360】

...如果根据黄帝内经所载,在医学方面,所指“精”,也不是精虫卵子,早已有了特别说明。比如,我们听人“这个人精神很好!”你总不会认为精神好,就是体内精虫特别多吧!当然没有这种道理。精神是无法以言词作具体形容。然而真没有这个东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3.html

老子第五圣人与刍狗_道家_【文学360】

...可以随便任人当副食,而不像供在祭坛上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了。“仁”字,在老子本文中,当然是代表了周秦时代诸子百家所标榜仁义“仁”,换言之,也就是爱护人或万物仁慈、仁爱等爱心表相。 当在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纷争,攫掠一般平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老子第二十五念天地之悠悠_道家_【文学360】

...旋转,所谓“天道左转,地道有旋”观念,早已由来悠久。我们人欲效法大地,就应该如易经卦辞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是天地运行转动,永远是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勇往直前精神,一分一秒绝不偷懒,时时刻刻向前开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0.html

共找到1,101,7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