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五圣人与刍狗_道家_【文学36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从老子第一“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老子第二只是同流不下流_道家_【文学360】

...因此,老子“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有些人学道家学坏了,故意装糊涂,却走了样,弄巧成拙,反而坏事。所以,这种外昏内明的功夫,不是随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9.html

老子第十五老子的“士”的内涵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五老子的“士”的内涵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老子第二十五念天地之悠悠_道家_【文学360】

...旋转,所谓“天道左转,地道有旋”的观念,早已由来悠久。我们人欲效法大地,就应该如易经卦辞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是天地的运行转动,永远是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的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分一秒绝不偷懒,时时刻刻向前开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0.html

老子第三宋真宗贿赂宰相_道家_【文学360】

...罪过。 我们引用了这一段历史的事实,来说明老子这一“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被宋真宗反用的前因后果,当然并非老子的本意,更不可随便又给老子背上黑锅。 总之,我们不要忘了老子著述的本意,首重效法自然道德的原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9.html

老子第二知识是烦恼的根源_道家_【文学360】

...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囗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绝学无忧”这四个字,有些人重新整理老子,将它归于前面一,成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绝学无忧”做起来很难。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老子第二十一此精不是那精_道家_【文学360】

...如果根据黄帝内经所载,在医学方面,所指的“精”,也不是精虫卵子,早已有了特别的说明。比如,我们听人“这个人精神很好!”你总不会认为精神好,就是体内的精虫特别多吧!当然没有这种道理。精神是无法以言词作具体形容的。然而真没有这个东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3.html

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的烂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的烂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由这一的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的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的反对仁义、反对孝慈。只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5.html

老子第二十四企鹅的步伐,猩猩的醉舞_道家_【文学360】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由第二十二开始,接连到二十五为止,反复地申明,道体自然,切莫乱加造作,因此,当起用因应在万事万物时,亦须效法天地自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4.html

老子第九中外历史上的悲剧_道家_【文学360】

...在富贵贫贱之际,这一类的人生经验典故,多到不胜枚举。现在我们姑且摘取数则就反面发挥的诗文,以发人深省。 仔细体会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宋、辽、金、元时期几首名人的诗,便可了解老子本章有关人生哲学的深意。也许这些作品未免过于悲观低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6.html

共找到712,1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