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为政治国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内涵,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第二十一此精不是那精_道家_【文学360】

...如果根据黄帝内经所载,在医学方面,所指“精”,也不是精虫卵子,早已有了特别说明。比如,我们听人“这个人精神很好!”你总不会认为精神好,就是体内精虫特别多吧!当然没有这种道理。精神是无法以言词作具体形容。然而真没有这个东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3.html

老子第四汉文帝康熙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开建清朝统一局面。以十多岁少年,处在内有权臣外有强藩局面,而能除鳌拜,平三藩,内开博学鸿词科以网罗前明遗老,外略蒙藏而开拓疆土,都自然而然地合于老子“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法则,深得老子妙用。因此,特地颁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1.html

老子第二十六谁肯放下自私包袱_道家_【文学360】

...笑话过了,再来正经。读本这一节原文深意,以我个人浅见来说,已如上面讲过,正是老子指明“人法地”准则。我们生命立足点大地,负载万物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于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老子第七老子不自偷生_道家_【文学360】

...世界,这个天地之间,就绝对没有一个真正大公了。 到此,有关公和私辨别问题,且让我们再看看所谓道家思想学术中另一有名学说,那便是阴符经中一个类同观念。不过,比老子所说更为深刻。阴符经“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种理论,无异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3.html

老子第二十三这自然不是那自然_道家_【文学360】

...法则。老子没有讲神或天帝在作主,也没有讲菩萨在使神通,只是讲“天地”自然规律,如此而已。等于,冥冥中自有一个能力,但它功能,不像其它宗教所说,把它变成人格化,或者是神格化。也不把它变成民俗观念中的一个如来佛祖,或是雷公风神雨师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2.html

老子第二十五念天地之悠悠_道家_【文学360】

...大公无私无所不包伟大精神吗?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非常强调此一精神。易经“坤卦”,形容大地伟大为“直”为“方”为“大”,指出大地永远顺道而行直道而行。包容一切,不改其德。佛家对此看法也是一样,后来翻译华严经,冠以“大方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0.html

老子第五圣人与刍狗_道家_【文学360】

...可以随便任人当副食,而不像供在祭坛上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了。“仁”字,在老子本文中,当然是代表了周秦时代诸子百家所标榜仁义“仁”,换言之,也就是爱护人或万物仁慈仁爱等爱心表相。 当在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纷争,攫掠一般平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老子第二真善美价值定论何在?_道家_【文学360】

... 老子首章既提出“道”与“名”涵义,但同时又相同于“因明”法则,能建能破,自了一个道,自又推翻了道名相。也如同正反合“逻辑”辩证,不自立于不变肯定与否定形态。如珠走盘,无有方所。所谓“道”,乃“至道”定名,都是为了表达...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2.html

老子第三老子薄视时贤_道家_【文学360】

...。主张起用贤人来主政当政。因为所看到当时社会衰乱,处处霸道横行,争权夺利而胡作非为,大多不是有道德有学问人来统领政治治道,所以主张要“尚贤”与“尚同”。这个“同”,又与孔子记述在礼运篇中“大同”思想“同”不尽相关,但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7.html

共找到1,175,6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