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的烂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的烂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由这一的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的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的反对仁义、反对孝慈。只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5.html

老子第十为政治国的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的内涵,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的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第二十三这自然不是那自然_道家_【文学360】

...”。印度的自然外道,绝不可相同于中国老子所讲的自然外道相提并论。当年玄类法师,固然把梵文的佛经翻成中文,同时也把中国的老子翻成了梵文传译到印度去。因此唐朝以后的许多佛学与密宗的道理,掺杂有中国道家的成分。不过当时玄类法师翻译过去的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2.html

老子第二十二狐狸、豹皮的吸引力_道家_【文学360】

...祸害的降临! 这时,曾经跟流亡多年的一位功臣,名叫荣枝的大夫,听了晋文公的感叹,就接着“地广而不平,财聚而不散,独非狐豹之罪乎?”这几句话是很妙的双关语,“一个国家拥有广大的土地(春秋时候,人口很少,没有开发的地方很多),君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9.html

老子第二十六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_道家_【文学360】

...笑话过了,再来正经的。读本这一节原文的深意,以我个人的浅见来说,已如上面讲过,正是老子指明“人法地”的准则。我们生命立足点的大地,负载万物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于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老子第五圣人与刍狗_道家_【文学36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从老子第一“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老子第七老子的不自偷生_道家_【文学360】

...世界,这个天地之间,就绝对没有一个真正的大公了。 到此,有关公和私的辨别问题,且让我们再看看所谓道家思想学术中另一有名的学说,那便是阴符经中一个类同的观念。不过,比老子所说更为深刻。阴符经“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种理论,无异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3.html

老子第二十五念天地之悠悠_道家_【文学360】

...旋转,所谓“天道左转,地道有旋”的观念,早已由来悠久。我们人欲效法大地,就应该如易经卦辞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是天地的运行转动,永远是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的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分一秒绝不偷懒,时时刻刻向前开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0.html

老子第三老子薄视时贤_道家_【文学360】

...。主张起用贤人来主政、当政。因为所看到当时社会的衰乱,处处霸道横行,争权夺利而胡作非为,大多不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来统领政治的治道,所以主张要“尚贤”与“尚同”。这个“同”,又与孔子记述在礼运篇中“大同”思想的“同”不尽相关,但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7.html

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卜居长、明、通协音……此东、阳通也(文声类下篇阳类)。章炳麟曰阳部转东者,如老子以盲、爽、狂、与“聋”为韵(国故论衡小学略记)。 右景龙碑本四十九字,敦煌本与河上、王、傅、范本均同。河上题“检欲第十二”,王本题“十二”,范本题“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8.html

共找到700,7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