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谢绍孙难经说;李駉的难经注解(四卷)等,后均亡佚。三、伤寒的研究这一时期的伤寒论研究与两宋时期相比要薄弱一些,但也不乏有影响的著作,如在后世伤寒论研究中流行最广的成无已注解伤寒沦便出现于这一时期。金元时期,医学界的学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3.html

辽夏金元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谢绍孙难经说;李駉的难经注解(四卷)等,后均亡佚。三、伤寒的研究这一时期的伤寒论研究与两宋时期相比要薄弱一些,但也不乏有影响的著作,如在后世伤寒论研究中流行最广的成无已注解伤寒沦便出现于这一时期。金元时期,医学界的学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4.htm

注解的解释_注解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為之作訓,馬融作傳,鄭玄注解,由是古文尚書遂顯于世。」 宋.邢昺.孝經注疏序:「諸家注解,皆榮華其言,妄生穿鑿。」 解釋字句意義的文字。 三國.吳.陸績.述玄:「後數年專精讀之,半歲閒粗覺其意,於是草創注解。」 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一:「...

http://hanwen360.com/c/333338.html

伤寒论序_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un/98-2-1.html

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体现经方发展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里),无半表半里。把伤寒论(宋·赵开美本)与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等版本进行对比,可发现后者有“辨不可发汗病、辨可发汗病、辨发汗后病、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辨可下病、辨发汗吐下后病”等篇章。通过考证及临床研究,这不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593.html

成无己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成无己(1066?~1156?)。据张孝忠注解伤寒论·跋称,成氏1156年已90余岁尚健在,可知其生于1066~1156年间。聊摄(今山东与聊城县、茌平县一带)人,靖康后聊摄入金,遂为金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生平事迹欠详。撰有注解...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gwuji/index.html

伤寒经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三卷。清·程知撰。作者于伤寒论众多注家中推崇喻嘉言,认为喻嘉言能“破前人之窠臼,开后学之悟门”,但又指出喻氏尚论篇中亦有不足之处。如经文有缺遗,编次分节或有欠妥,注解或有个人臆见,与经旨未能尽合。遂以喻书为基础,参互...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51.htm

伤寒经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三卷。清·程知撰。作者于伤寒论众多注家中推崇喻嘉言,认为喻嘉言能“破前人之窠臼,开后学之悟门”,但又指出喻氏尚论篇中亦有不足之处。如经文有缺遗,编次分节或有欠妥,注解或有个人臆见,与经旨未能尽合。遂以喻书为基础,参互...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55.htm

高世栻(shì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学家。字士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少时家贫,自觉通俗医书。后从师于张志聪。张氏撰本草崇原,未竟而卒,世栻继之,并曾纂集张志聪所注解伤寒论集注。此外,对内经加以注解而成素问直解一书(1695年)。晚年有医学真传...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271.htm

两感伤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出素问·热论。指阳经与阴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病势较重,注解伤寒论·伤寒例:“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成无己注:“表里同病者,谓之两感。”通俗伤寒论·两感伤寒有回阳、温通、健运等治法,用附子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香砂二陈汤等主...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80.htm

共找到466,4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