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辛温,有毒。《本经》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积聚,邪气蛊毒鬼疰。发明 蜀漆即常山之苗,故《本经》治疟及咳逆,寒热积聚蛊毒,功效与之相类。《金匮》治牝疟独寒不热者有蜀漆散,用蜀漆、云母、龙骨,醋浆水服之。温疟加蜀漆一钱,用酸浆者,取酸以...
...品,《本经》云∶生方山。陶隐居以为长石,一名方石,疗体相似,疑是一物。苏恭云∶疗热不减石膏。若然,似可通用,但主头风不及石膏也。又今南方医家着一说云∶按本草,石膏、方解石大体相似,但方解石不因石,端然独处。又云,今市人皆以方解石代石膏,未见...
...即寒水石辛咸寒,无毒。近世真者绝不易得,欲验真伪,含之即化为真,否即是伪。石膏亦名寒水石,与此不同。《本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发明 寒水石生积盐之下,得阴凝之气而成,盐之精也。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治腹中积聚,...
...石膏(《本经》中品)【释名】细理石(《别录》)、寒水石(《纲目》)。震享曰︰火细研醋调,封丹灶,其固密甚于脂膏。此盖兼质与能而得名,正与石脂同意。时珍曰︰其纹理细密,故名细理石。其性大寒如水,故名寒水石,与凝水石同名异物。【集解】《别录》...
...二书纷辨不决,未悉厥理。详《本经》元无方解石之说,正缘《唐本》注石膏、方解石大体相似。因此一说,后人遂惑。经曰∶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即知他处者为非。今《图经》中又以汾州者编入,前后人都不详。经中所言细理白泽者良,故知不...
...汤《伤寒论》: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治阳明病发热,大烦大渴,大汗出,脉洪大。玉女煎《景岳全书》:生石膏、熟地、麦冬、知母、怀牛膝。治热病烦热口渴,头痛,牙痛。...
...品,《本经》云∶生方山。陶隐居以为长石,一名方石,疗体相似,疑是一物。苏恭云∶疗热不减石膏。若然,似可通用,但主头风不及石膏也。又今南方医家着一说云∶按本草,石膏、方解石大体相似,但方解石不因石,端然独处。又云,今市人皆以方解石代石膏,未见...
...我们发现这两味药在大的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一方面就是破除积聚和通达肠胃,当然在这个破除和通达的力度上、层次上二者有区别,这一点我们以后会专门谈到。另一方面,也是最大的一个共通方面,就是“推陈致新”。据我查证,《本经》里面具有“推陈致新”功效的...
...来源:《宣明方论》 用料:煅石膏、川芎各15克,炙甘草、葱白、茶各3克。 功效:清胃泻火,祛风止痛。 适应证:胃热风火而致的头风涕泪,疼痛不已,或两目红肿,瞅痛,羞明,泪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置保温瓶中,用适量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后...
...之过欤,抑人之自取耶。惟肺气虚寒,咳逆上气,哮喘痰清,下虚脚弱,阴痿不起,大肠冷滑,精泄不禁等疾,功效无出其右。《本经》主咳逆上气者,取其性温而镇坠之,则气得归元而病自愈。五脏安则精自益,目自明。其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者,皆取其甘温助阳,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