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眼”中的朦胧原文-出自三闲_【鲁迅全集】

...〕了。 倘使那时不说“不革命便是反革命”,革命的迟滞是“语丝派”之所为,给人家扫地也还可以得到半块面包吃,我便将于八时间工作之暇,坐在黑房里,续钞我的小说旧闻钞,有几国的文艺也还是要谈的,因为我喜欢。所怕的只是成仿吾们真像符拉特弥尔·伊...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85.html

苦蓬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苦蓬译者附记〔1〕 作者 Boris Pilniak 曾经到过中国,上海的文学家们还曾开筵招待他,知道的人想来至今还不少,可以无须多说了。在这里要画几笔蛇足的:第一,是他虽然在革命的漩涡中长大,却并不是无产作家,是以“同路人”的地位而...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16.html

小杂感原文-出自而已_【鲁迅全集】

...章者,话一句耳。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九月二十四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语丝...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78.html

略谈香港原文-出自而已_【鲁迅全集】

...篇讲稿后来分别收在三闲拾遗中。 〔5〕循环日报香港出版的中文报纸,一八七四年一月由王韬创办,约于一九四七年停刊。它辟有循环世界等副刊。 〔6〕“藩司”“臬司”明清两代称掌管一省财政民政的布政使为藩司,俗称藩台。称...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54.html

马上日记之二原文-出自华盖_【鲁迅全集】

...自传,从革命的第一年起,就为着买面包粉忙了一年多。以后,便做小说,还吸过鱼油,这种生活,在中国大概便是整日叫穷的文学家也未必梦想到。 他的名字,任国桢君辑译的苏俄的文艺论战〔9〕里是出现过的,作品的译本却一点也没有。日本有一本伊凡马理...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37.html

后记(二)-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首先开手的就是文艺政策,因为其中含有各派的议论。 “郑伯奇先生……便在所编的文艺生活〔18〕上,笑我的翻译这书,是不甘没落,而可惜被别人著了先鞭。翻一本书便会浮起,做革命文学家真太容易了,我并不这样想。有一种小报,则说我的译艺术论...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05.html

革命咖啡店原文-出自三闲_【鲁迅全集】

...;二是我没有创造社那么阔,有一点事就一个律师,两个律师。 八月十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二八年八月十三日语丝第四卷第三十三期郁达夫的革命广告之后,题作鲁迅附记,收入本书时改为现题。 〔2〕指一九二八年八月八日申报...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86.html

文艺的大众化-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大众化的文艺,也固然是现今的急务。若是大规模的设施,就必须政治之力的帮助,一条腿是走不成路的,许多动听的话,不过文人的聊以自慰罢了。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三月上海大众文艺第二卷第三期。 〔2〕 劳什子 北方方言,指物件。含有...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67.html

农夫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麻烦的对手”。参看本书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 〔3〕新月社 以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核心组成的文化政治团体,一九二三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陈源、梁实秋等。他们原依附北洋军阀,一九二七年后,随着北洋军阀的土崩瓦解,又转而...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56.html

文坛的掌故原文-出自三闲_【鲁迅全集】

...,成都的革命文学家,便投机似的成立了“革命文艺研究社”,来竭力鼓吹无产阶级的文学。而凑巧有个署名张拾遗君的谈谈革命文学一篇论文在那时出现。于是挑起了一班革命文学家的怒,两面的战争,便开始攻击。 至于两方面的战略:革命文学者以为一切都应该...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04.html

共找到1,155,6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