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臂五里,《针灸资生经》作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另说“在肘上二寸”(《十四经发挥》);“在肘髎斜上二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布有前臂皮侧皮神经,...
...地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地箕。别名脾舍。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一说:阴陵泉下五寸,与巨虚相对”(《循经考穴编》)。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前方有...
...手五里,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臂五里,《针灸资生经》作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另说“在肘上二寸”(《十四经发挥》);“在肘髎斜上二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布有前臂皮侧...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郄穴。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另说在膝上3寸(《千金要方》);在膝盖骨上尽处陷中(循经考穴编》广注)。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另说:“大杼旁三寸”(《医学入门》)、“平开大椎三寸”(《循经考穴编》广注)、“横直陶道四寸七分微高些”(《针灸集成》)。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及副神经...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窗笼、窗聋、天笼。属手太阳小肠经。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一说“在风池、翳风之间”(《循经考穴编》广注》。布有颈皮神经,当耳大神经丛的发出部,并有颈升动脉通过。主治咽喉肿痛,颈项强直...
...”(《外台秘要》);“在丰隆上三寸”(《循经考穴编》)。布有腓浅神经分支、腓深神经;及胫前动脉、静脉。主治少腹疼痛,泄泻,痢疾,胸胁痛,小便不利,脚气,乳痛,下肢痿痹,足痿不收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寸六分陷者中”;《循经考穴编》:“合华盖旁开二寸”。 [局部解剖] 肌肉: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深层为肺脏)。 神经: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一肋间神经;皮下有锁骨上内侧神经。 血管:第一肋间动、静脉。 [功效] 利气、平喘。 ...
...杨继州。 元代王国瑞在《玉龙赋》首创“一针两穴”的透穴针法,后来杨继州扩充至二十余法,至《循经考穴编》时已发展到八十余法,被后世称为“玉龙透针”之法,至今已为针灸临床医家所广泛使用。王国瑞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创用的“十二经夫妻相合、...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地箕。别名脾舍。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一说:阴陵泉下五寸,与巨虚相对”(《循经考穴编》)。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