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著作,又名《保幼大全》。二十卷,撰人佚名。1156年,由南宋太医局刊刻。本书采撷南宋以前的儿科资料,总括其精微,加以系统论述。正如南宋太医局何大任在本书序言中所称:书名“卫生”即“保卫其生”;“总微”即“总括精微”,而“论方”则是论述...
...病证名。疟疾之一。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湿热郁蒸所致。《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瘴疟指南》卷上:“瘴疟形状,其病有三。而形状不外于头痛,发热...
...眷顾之隆,倚任之重,巡行四方、积有岁年。凡遇名医异人所授方药,汇次成编,分门别类,计十二卷,名之曰《卫生易简方》。缮写以进,圣情欢悦,将寿诸梓,以广其传。未几龙驾宾天,宸志未毕,迨于今兹,奄忽数载,而公继以本职,兼摄南京国子祭酒,寻有宗伯之...
...本症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也。重于伤暑之疟。治宜用∶蜀漆 知母 升麻 白薇 地骨皮 麦门冬各五分 乌梅肉 鳖甲(炙) 葳蕤各四分 石膏三分 甘草三分(炙) 常山六分 豆豉一合(熬)上捣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饮下十丸,日再服,加至二十丸,此...
...医之济人博矣。古之人立论制方,所见虽不同,其所以利人之心则一。尚书胡公政务之暇,集《卫生易简方》,余视之有三善焉∶随证用药,无所不备,便于人一也。治疾或止一、二味,又非难致之物,便于人二也。其类聚明白。虽非专于医者,皆可据而用之,便于人三...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四五:“夫江东岭南,土地卑湿,春夏之间,风毒弥盛。又山水湿蒸,致多瘴毒。风湿之气,从地而起,易于人。所以此病多从下上,脚先屈弱,然后痹疼。头痛心烦,痰滞吐逆,两胫微肿,小腹不仁,以热憎寒,四肢缓弱,精神昏愦,大小便...
...和解散治瘴疟正气之后.专用此方.一日五六服.南人常自汗.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吐.多是脾胃感冷成病.此方和脾胃逐风邪.其妙如神.感病轻者.更不再发.重者亦自减轻.苍术(半斤制) 陈皮(二两去白) 本(四两洗) 桔梗(四两) 甘草(四两) 浓朴(...
...作者:胡荧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卫生易简方》序 进《卫生易简方》表稿 卷之一 诸风 诸寒 诸暑 诸湿 伤寒 卷之二 头风 头痛 眩晕 霍乱 呕吐 泄泻 诸痢 诸疟 脾胃 五噎 反胃 咳嗽 卷之三 痰饮 喘急 咳逆 ...
...病复始.又王叔和云.有热不可太攻之.热去则寒起是也.所以瘴疾热多卑热者.摄生方.卫生方.皆以病深而难治.参苏有不当服者.且如脉虚内弱烦躁而热.卫生方治以冷汤生姜附子汤甚效.余于湟川得周医云.近日三五证.热甚大.用附子干姜入麝香少许.汲水调下...
...瘴疟之治】解方宜之毒,消岚瘴之气,治无一定之治,方无一定之方,当随地以措方,随机以应变。古不定方,余亦未补方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