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方》治甲疽,或因割甲伤肌,或因甲长侵肉遂成疮肿,黄水浸淫相染,五指俱烂,渐上脚趺,泡浆四边起,如火烧疮,日夜怪憎医不能疗。绿矾石五两,烧尽研末,色如黄丹,收之。每以盐汤洗拭,用末浓敷之,软帛暖裹,当日即汁断疮干。每日一遍,盐汤洗濯。...
...》五卷,佚。”[1]从该书的著录情况来看,该书作者姓陈,名不详。因有李璧作序,其生活年代应在南宋。而“书林”则可能是作者的里籍或作书时的地点。 陈氏《经验方》作者 该书作者宋代已佚名,且原书大约在明代后期就已失传,因此,考证其作者非常困难,...
...《后汉书》的作者 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他写此书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元嘉...
...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了。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 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 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
...)、粉丹皮(四钱)、公丁香(三钱)、苏合香(三钱)将以上药共研为细末,用苏合油拌匀,晾干,再研细面,用时涂于发上,稍候一会篦去。下面我们再向你介绍一个“近效生发膏”,该方出自唐代医家王焘编的《外台秘要》一书:蔓荆子、青箱子、莲子草各—分、...
...华陀脉经》、《仲景金匮方》、《仲景伤寒论》成无己注。《王叔和脉经》《诸氏遗书》澄,《千金方论》孙真人。《徐氏脉经》文伯,《巢氏遗书》元方,《外台秘要》王焘。《吴广脉赋》、《玉函经》杜光庭,《太平圣惠方》。 诸家注解《高阳生脉诀》通真子,张洁...
...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勃之所见与道幼同。唐有王焘,亦因母病学医,因以所学,作书传世。宋·高若纳亦因母病,遂兼通医书。虽国医皆屈伏,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千金方》及王焘《外台秘要》,久不传,悉考校讹谬行之,世始知有...
...而有肥,状似膏”,对淋证病症状学的描述与现在的观察基本一致。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对消渴病易发疮痈有所认识。王焘的《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还认识到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的证候特征。这一时期,对伤寒、疟疾、肺痨等传染病都在症状学上有详细的...
...年影印本。止血:“忽乱伤舌下青脉,血出不止便杀人方:可烧纺铁以灼此脉令焦。”(王焘:《外台秘要》,卷二十九,第785页,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5年),外敷及内服药物止血止痛:“《肘后方备急》疗金疮方……狼芽草茎叶熟捣,敷贴之,兼止血...
...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