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著作。不分卷。徐大椿编释。书成于1759年。徐氏研究《伤寒论》不以六经分类,他认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遂将《伤寒论》中113方分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承气汤、泻心汤、白虎汤、五苓散、四逆汤、理中汤及...
...伤寒著作。不分卷。徐大椿编释。书成于1759年。徐氏研究《伤寒论》不以六经分类,他认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遂将《伤寒论》中113方分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承气汤、泻心汤、白虎汤、五苓散、四逆汤、理中汤及...
...卷十六-十八,载各家伤寒方,计126首;卷十九-二十一,介绍妇人和小儿伤寒及治疗方药,并论小儿疮疹;卷二十二为伤寒十劝。全书对仲景学术颇多发明,是全面系统地研究《伤寒论》较早的一部著作。原书复经宋·王作肃参考历代医籍予以增注,参入各条之下,...
...卷十六-十八,载各家伤寒方,计126首;卷十九-二十一,介绍妇人和小儿伤寒及治疗方药,并论小儿疮疹;卷二十二为伤寒十劝。全书对仲景学术颇多发明,是全面系统地研究《伤寒论》较早的一部著作。原书复经宋·王作肃参考历代医籍予以增注,参入各条之下,...
...医方著作。原名《王氏博济方》。三卷。宋·王兖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五卷,仅得350余方。辑本的内容分为:伤寒、风...
...医方著作。原名《王氏博济方》。三卷。宋·王兖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五卷,仅得350余方。辑本的内容分为:伤寒、风...
...《活人书》有云∶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壮热,胸膈痞闷,有类伤寒。又云∶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常履之,遂成香港脚,所以病症与伤寒相类。此等议论,大是惑人。夫伤寒为热病,有六经传变之异。痰本人身津液血凝气滞而成,...
...伤寒著作。四卷。清·蔡宗玉辑,林昌彝补方。刊于1873年。蔡氏以分经辨证论述伤寒在临床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每一证候采用归纳《伤寒论》原文等形式,介绍诸证的病因、病理和治法:并根据兼症、脉象的不同,对比所述证候的同中之异。嗣后林氏在此...
...伤寒著作。四卷。清·蔡宗玉辑,林昌彝补方。刊于1873年。蔡氏以分经辨证论述伤寒在临床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每一证候采用归纳《伤寒论》原文等形式,介绍诸证的病因、病理和治法:并根据兼症、脉象的不同,对比所述证候的同中之异。嗣后林氏在此...
....其变幻叵测而速于死者.莫如伤寒一症.药一误投.病不可挽.诸名家述伤寒略而不周.惟张仲景先生定一百一十三方.治分六经.可谓该之.后学误以类伤寒作正伤寒治.而不分手足.无怪乎病之浅者深.深者危.危者莫救.浙西吴坤安先生.亲炙吴中叶天士薛生白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