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防治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病之前,防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故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光辉思想。但既病之后,倡导及早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传变,在具体方法上又要分清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注意先后缓急,做到防治结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9-0.html

古代食粥养生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粥制作简单,以米为基础材料,可具有无限包容性,几乎能搭配任何食物和药物。米之性味甘平,煮粥而食能濡胃阴、养脾气,能防其他药食伤伐脾胃。 因此,粥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不久,便被中医界吸纳,成为养生疗疾的重要手段。中医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全书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051.html

周易探“天癸”_【中医宝典】

...“天癸”一词,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在中医理论中是个颇令人费解的概念。后世注家有指精血者,有指真水者,有指真阴者,众说不一。然而不明确“天癸”的含义,则无法深入阐明人体生长、衰老的机理。由于中医理论“比类取象”为特征的周易学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77.html

周易·蹇卦读解

...,周易的作者似乎不像后来的君子大人们对经商赢利抱有成见,不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一类糟踏商人的话,倒显得十分看重商人的活动、这种态度,恐怕比后来解说 周易的儒生们要豁达宽容得多,也许还能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形?...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319.html

两宋时期卫生保健养生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颇有特色。陈直养考荤亲书着重论述了老人的食治及四时养生。后经元代邹铉增益,改称寿亲养老新书。该书以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出发论述养生之道,十分强调保养元气,还强调精神心理卫生的意义。两宋时期,出现了一批主张四时摄生季节导引的养生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4.htm

三折肱之典源在周易_【中医宝典】

...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不仅把医治骨伤的良技称为“折肱术”,也把折肱推用为经验能力之丰富,如宋代张侃拙轩集·岁时书事诗言:“年来三折肱,逢人漫称好。”此意相近的有屈原所著楚辞·九章·惜诵之“九折臂”:“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13.html

易经的传承_【周易网】

...等易学,自田何到丁宽之后,又另有一系。主阴阳、卦气之说的,由王孙孟喜。喜再传焦赣,字延寿。著有易林一书,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径。又另一京房,承传焦延寿的易学,著有京房易传一书,开启象数易学的阴阳“纳甲”之门。 东汉后汉的易学:西汉...

http://wenxue360.com/zhouyi/archives/87.html

中医养生环境_环境养生_【中医宝典】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道教书籍,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的意思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269.html

阴阳五行音乐养生_【中医宝典】

...补偏救弊,从而协调阴阳平衡。如对阳虚寒证患者,可温阳散寒,选用活跃、欢快、兴奋、激情的音乐进行欣赏。由于阴阳的相对性,也必须根据人们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艺术修养等诸多因素因人因地制宜。 五行音乐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五音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01.html

动静互涵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动静互涵的概念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者,立本者也”。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4-8.html

共找到577,9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