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出版传播_医学古籍_【文学360】

...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倒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借助朝廷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643.html

张仲景著述

...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 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280.html

张东铭教授痔病一书出版_【中医宝典】

...张东铭教授痔病一书出版第二军医大学张东铭教授主编痔病一书,已于2004年5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0余万字,130余幅插图;从基础到临床全面反映痔的现代概念及诊疗水平;材料翔实,信息量大;内容新颖,知识面广;图文并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237.html

出版说明_三辅黄图

...三辅黄图一书,相传为六朝人撰写,作者姓名佚失。它是研究秦汉历史,特别是研究秦汉长安、咸阳历史地理的可贵资料。西北大学历史系陈直先生对此书作了有益的校证,并提出为中唐以后人所作,现整理出版,供有关研究人员和史学爱好者参考。原书目录与内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991.html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_伤寒杂病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家推崇。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可以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者,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1-0.html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_伤寒杂病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医家推崇。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可以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者,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3/1.htm

莽原出版预告-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莽原出版预告〔1〕 本报〔2〕原有之图画周刊〔3〕(第五种),现在团体解散,不能继续出版,故另刊一种,是为莽原。闻其内容大概是思想及文艺之类,文字则或撰述,或翻译,或稗贩,或窃取,来日之事,无从预知。但总期率性而言,凭心立论,...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32.html

土家名医遗著玲珑医鉴出版_【中医宝典】

...累积实践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历代土家名医学术见解和用药经验,并结合自己50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和反复验证,经过10多年的悉心钻研而著成。 200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该书纳入民族医药文献整理研究丛书立项。整理出版玲珑医鉴集传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94.html

四圣心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圣心源。十卷。清·黄元御撰于1753年。作者将黄帝、歧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因以为名。卷一天人解,阐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血、营卫...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6.htm

张仲景药物服用方法浅探_【中医宝典】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合理、正确地让病人服用药物,是重要一环。汉代医圣张仲景不仅十分注重辨证,务求审证精确,首创了辨证论治体系,而且对所处方药的煎制,服用方法及服用后观察护理等也独具匠心,至今对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仅从服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13.html

共找到466,7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